20年前风靡全球的美国大片《独立日》卷土重来,于6月24日在美国和中国大陆同步上映。尽管该片有中国演员加盟,还植入了相当多的中国元素,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观众并不买账。截至目前,该片票房乏力,口碑崩坏,已经被实打实贴上了烂片标签。事实证明,中国观众不再完全迷信好莱坞制作,如果没有扎实的剧情,再多的刻意讨好也是白费。
票房不达标,微博一面倒负评,豆瓣仅有5.9分,这就是《独立日2》在中国的处境。如此糟糕的成绩单,显然各方都不会满意。对片方来说,眼下的结果恐怕是始料未及的。但对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并非一件坏事。因为,该片的惨遭滑铁卢,从一个侧面显现出中国观众的观影心态已经步向成熟。
大家或许还记得,2014年上映的《变形金刚4》曾在中国电影市场拿下近20亿元人民币的超高票房。该片同样植入了大量中国元素,其意图很明确,就是要争取中国观众。中国观众也真的很给力,让一部好莱坞制作在中国比在美国还受欢迎,据说,这种现象在影史上尚属首次。但正如一位网民所言,《变4》除了特技还可以看看,其他只有一个“烂”字可以形容。万千中国观众追捧一部烂片,所为何来?究其原因,只能说是观影心态不成熟所致。
近年来,为了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捞一杯羹,好莱坞制作纷纷以植入中国元素的方式吸引中国观众。但这种方式往往因过于刻意而造成相反的效果。一些片商以为加入一两个中国演员,让角色说几句中国话,到中国取景,甚至是揉进一些中国流行热词,就能得到中国观众的欢心,强行植入的结果是产出一个不伦不类的产品。手机可以靠变换外壳招徕顾客,电影却不是随便套一个“壳”就能大卖特卖的。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在好莱坞制作中看到中国元素,的确会产生亲切感,但仅仅有亲切感是不够的。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壮大,国产电影的发展,中国观众对电影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不给烂片买单”,这样的心理已经在中国的主要观影群体中蔓延。有的人感叹,中国观众越来越挑剔了。这种挑剔是必需的。
《独立日2》给好莱坞提了个醒,今后想赚中国观众的钱,光是靠简单粗暴地植入中国元素是行不通的,还是认真拍一部真正的好电影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