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虽然两个半小时,《帝国的毁灭》(Der Untergang)是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但是,若纯粹从电影艺术的角度讨论,反而小看了这部难得一见的杰作。这几天,我流连于网络电影资料库(www.imdb.com)的《帝国毁灭》BBS,众多帖子真是五花八门,有质疑扮演希特勒的演员Bruno Ganz口音是否纯正,也有询问戈培尔六个孩子的死亡真相,更有以色列有无禁止这部电影的最新消息。电影我看了两遍(前后只相隔一天,但很不幸,都是看碟),就算再看一遍也一样新鲜。战争片少有佳作,前几年看德国的《Das Boot》与《斯大林格勒》,总算彻底更新了我的政治正确鉴赏标准,于是所有颂扬杀戮光荣、非黑即白的所谓宏篇巨构,我都事先打上一个问号。少年时代看苏联的《解放三部曲》,颇为震动,但是前两年,知晓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写了《柏林:一九四五年陷落》(Berlin: The Downfall 1945)一书,讲红军攻克柏林后,大约十万名德国妇女被解放者强奸,我对伟大卫国战争毫无保留的敬意,不免再次打上一些折扣(之前的折扣,与苏军在中国东北的恶行等等有关)。
《帝国毁灭》讲希特勒于柏林陷落、自杀身亡前十来天的经历,电影中一个主要人物,是元首的女秘书Traudl Junge(上前年去世)。身边正好有关于Junge的纪录片《Blind Spot: Hitler’s Secretary》(《盲点:希特勒的秘书》),与《帝国毁灭》详加比照,基本没有出入。在IMDB看到一则法新社消息,另一位当年的见证人说,《帝国毁灭》中的地堡比“原装正版”宽敞,不够真实,我倒觉得无关大局,电影毕竟不是历史书,有几分夸张何妨,只要不离其宗。关于Junge的纪录片,《帝国毁灭》的首尾均有片段援引,她谈到年少无知茫然于犹太人的惨境云云,足见导演的立场,并非篡改历史同情纳粹,而是客观公正还原历史。毕竟,希特勒也好戈培尔也好,他们都是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绝非张牙舞爪的恶魔,他们所谓的伟大理想,带给亿万人无穷灾难,自是铁证如山,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尽情丑化。战争期间的宣传,当然无可置疑,而时过境迁,负责任的艺术家,需要站在新的高度来再现历史,哪怕他表现的东西,与胜利者说一不二的立场有所?I格。
二、
《帝国毁灭》真实再现了希特勒最后的日子,电影中绝望无助的气氛,足以让人窒息。根据Junge的回忆,元首对女性的态度向来和蔼可亲,他是素食者,喜爱动物,每次抚摸过爱犬都要洗手。电影中的希特勒,正是一位如此人性的角色。当然他暴虐“超人”的一面,也有充分展示,譬如当时的柏林,已是一座危城,但元首视数百万平民为草芥,坚持焦土抵抗,还说那是德国人民应得的命运,也让观者震悚。众叛亲离、日暮途穷的希特勒,颇有几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影子,把扭转战局的希望,寄托于不切实际的幻觉,就差没有念叨皇上帝的天兵天将必将下凡来拯救第三帝国了。世界末日的冷酷异境,仿佛吸食白粉上头,让人罔顾现实正在走向绝灭。希特勒的情人爱娃·布劳恩,率领地堡中一众男女返回地面跳舞狂欢,窗外是红军的大炮轰鸣,窗内是世纪末的衣香鬓影。爱娃等人乘着炮击间隙,走出地堡散步,Junge回忆说那是春天了,地上有怒放的水仙。天地不仁,一如既往,但是人间的悲剧还没有结束。
虽是出神入化的元首(据说Bruno Ganz模仿元首谈话的语音已臻乱真)、戎装的帝国军人与惨烈的战斗主宰这部电影,《帝国毁灭》的成功,却离不开几位女演员的出色演绎。Juliane Kohler饰演的爱娃,每每出场都叫人眼前一亮。她与元首同生死的决绝,坦白说来,的确让我动容。电影中那一幕,她拒绝撤离,当众亲吻元首,是向绝望的希特勒献上的最后忠诚。其实不管什么样的人,走投无路的时候,有红颜知己与你同命运,终究都是福气。希特勒与爱娃死后,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夫妇毒死六个孩子,然后双双自戕。电影中予人印象深刻的,却是Corinna Harforch扮演的戈培尔夫人Magda,她将角色的镇定、柔情、冷酷与绝望表演得不着痕迹,那一段毒杀子女的场景,相信所有观众都不会忘记。毒死孩子们以后,Magda在门外无力蹲下,随后走到桌前坐下,开始玩起纸牌,她的眼中没有泪水,她的面部没有表情,然而那种大难将临的神色,我永远也会记得。至于Alexandra Maria Lara出演的元首女秘书Traudl Junge,也是恰如其分,并未事后诸葛亮一般,拔高人物的思想境界,而是表现出当时的她对元首敬畏有之的感情,犹记Junge的回忆,她那时对希特勒的感觉,仿佛对待父亲一般。
三、
津津乐道于《帝国毁灭》的场景及八卦,并非要为纳粹鸣冤。二次大战是人类最惨烈的战事,交战双方都有巨大伤亡,除了战场上尸横遍野的杀戮,若论平民的死伤,中国有南京大屠杀,日本有东京大轰炸与广岛长崎的原爆,苏联有因为列宁格勒围城而导致的大量平民冻饿至死,德国则有盟军大轰炸造成的德累斯顿惨案。无论站在任何立场看,都是人间地狱,都值得所有人纪念。今天看来,战争的始作俑者,无疑是梦想建立无远弗届人间天堂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与军国主义日本。但历史(包括以历史为题材的艺术)需要的不仅仅是道德判断或是仅凭意气用事,还需要客观公允的态度,把事情的原貌尽可能还原,让后人看到胜利者也曾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失败者虽然邪恶,但并非简单一句魔鬼就可概括。《帝国毁灭》让观众看到鲜为人知的希特勒,正是对历史负责的表现。同样,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有关柏林陷落的著作纵然引起争议,但依然展现出正视历史应有的态度。
看《帝国毁灭》,笔者不禁想起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由中日战争期间汪精卫政府的过来人金雄白撰写的《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这本书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江,对汪精卫“和平运动”的始末,有较为详尽的叙述。作者的观点,或许有美化与捍卫“汉奸”之嫌疑,但书中的史实,却是值得读者留意的。以前读美籍华人学者徐中约教授的史学名著《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在分析汪政权与日人合作的原因时,书中曾说:“人们或许会推测,汪精卫在失败主义和对蒋的嫉妒之驱动下,决定充当凶残的日本征服者与无助的中国百姓之间的缓冲物。”而读了《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对于这段早成定论、几乎不容置疑的历史,理性的读者,自然能够得出不大一样的结论,而且未必就等于颠倒是非与黑白,反而是力图接近历史的真实,以史为鉴,就像这部必将留名影史的《帝国毁灭》。而说起来,我真是羡慕与佩服德国人,因为,我们什么时候能有一部这样的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