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片会死在《天国王朝》手里吗?
这一波史诗片的复兴有雷德利·斯科特的一大份功劳,是他的《角斗士》赢得票房、口碑、奖项的三满贯,才引起好莱坞片商对西方的古装史诗片(俗称sword and sandals,直译是"剑和凉鞋",出自古希腊神话)再度打开钱包。
上周末,投资一亿三千万的《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在美国本土市场仅取得两千万的周末首映票房。人们不仅问:史诗片会死在斯科特手里吗?
在好莱坞,古装史诗片不同于喜剧片或恐怖片,它只是间歇性地出现了三次热潮,每次都有它的经济或心理因素。第一次是1920年代的默片时期,由于人力成本低廉,格里菲斯、德米尔等大导演均拍摄了千军万马的大制作,当时有些影片(包括并非古装史诗片的德国《大都会》)所动用的群众演员,是现在的电影根本无法匹敌的。第二次是1950年代,主要是为了跟电视一决雌雄。第三波古装史诗片可以说是电脑特效催生的,省去了动用真人拍摄千军万马的高昂成本。
但是,尽管蚂蚁般的人群是0和1组成的,但史诗片依然不是一个便宜的片种,目前的价码都在1亿到2亿美元之间。投资高,但票价却不能相应提高,至少在美国,同座影院放映的影片都是一个价。因此,史诗片的风险就会比一般喜剧片和恐怖片大得多。
史诗片的最大长处和最大短处在《天国王朝》中均表露无疑。长处是它有壮观的大场面,而这种视觉吸引力往往能跨越国界和文化的藩篱;短处是,壮观的场面跟戏剧的发展经常会产生矛盾,因为戏剧性通常来自人物个性的冲突,而场面会把这些因素给掩盖,如同树木和森林的矛盾,单棵的"树木"是推动戏剧的原动力,但"森林"却很有气魄,有卖点。"见树又见林"不是不可能的,但难度就会高一点。这个话题我在《看电影》专栏《走马和观花》一文中说得更透彻些。
回到我们的具体例子:《天》在美国市场一周收进不到两千万,但在国际市场(100个国家和地区)却进账5600万。在正常情况下,美国市场和美国以外的市场在票房上是势均力敌的,一般计算法是各占总票房的百分之五十。如今海外市场达到美国本土市场的将近三倍,足以说明古装史诗片在海外更受欢迎。这跟去年《特洛伊》首周海外市场的5500万票房也是吻合的。
这是让20世纪福克斯又欢喜又愁的事。欢喜的是,海外成绩使得该片避免了惨败的命运,但海外票房是有代价的。首先,片商在海外的提成比例要远低于美国本土的提成;其次,这个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全球同步上映的行销方式,行话叫做day-and-date。
同步上映的成本比逐步上映要高一些。以前的做法是美国首映,然后利用美国影院市场的宣传力,像涟漪似的影响下游的市场。一般而言,美国影院市场的收入仅占好莱坞主流片总收入的15%,如果光看这个数字,90%的影片是赔钱的。举例来说,首周票房大概是最终票房的一半,因此《天》的美国影院总成绩估计在4000万左右,这个数字中,片商(包括发行商)大约能拿回2500万左右。如果以票房来计算,该片最终的收入(其中一半以上会来自影碟)会达到将近3亿。当然,这3亿是没有减掉别人的提成的,因为本土影院、海外影院、影碟、电视播映权等的提成比例均不同,本文无法细谈,但在拙著《好莱坞启示录》(复旦大学出版社五月底出版)中有较详细的说明。
但是,商业规则不同于物理规则,没有绝对的事情。红袖同学评论道:"《天国王朝》比《特洛伊》有深度,比《亚瑟王》有创意,比《亚历山大大帝》要流畅。"翻译成商业语汇,《天》可能要比《亚历山大》卖座,但稍逊于《特》,甚至不如《亚瑟王》(创意和深度不是商业片的特色)。《特》的最终票房分别是本土1.33亿、海外3.64亿;《亚瑟王》是本土0.52亿、海外1.52亿;《亚历山大大帝》是本土0.34亿、海外1.33亿。由此推测,《天》的海外票房应该也能达到1.2-1.5亿左右,以总体票房大概占总收入三分之一的算法,应该能有5亿左右的总收入。我们若再以极为粗略的"三分之一"规则(即制片商提成营业额的三分之一),那么,该片大概在刚刚"打平"的范畴内,赔或赚都只会是较小的比例。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好莱坞的这波古装史诗片大概气数已尽,至少不会再让片商心潮澎湃了。
最后需要补充:我们这儿谈的是该片的商业成绩,无涉其艺术水准。卖座与否从来不曾是一部影片艺术价值的风向标。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