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告刘晓庆欠款1000万元,刘晓庆转而起诉王建中侵犯名誉权并索赔480万元……近来一段时间,王建中与刘晓庆可谓是娱乐圈中的焦点人物。昨天,王建中来到南京颇为激动却又显得有点无奈地与记者们聊起了“刘王官司”。
江南时报 报道,没有一句客套与寒暄,王建中便以一句“一个不小心,让我成了焦点事件中的焦点人物”切入了正题,于是记者们也就“毫不客气”问起了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王建中也颇为耐心地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记者(以下简称记):有业内人士说,任何一本书只要沾上刘晓庆的名字,都会卖得很火,你写《我把刘晓庆送上法庭》这本书是否也有这样的初衷?有没有觉得自己有炒作之嫌?
王建中(以下简称王):我没有这样的初衷,这句话也显然不确切,沾上刘晓庆名字的书细细数来有20多本,但卖得很火的也只有一两本,即刘晓庆自己写的《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刘晓庆前夫陈国军写的《我和刘晓庆不得不说的故事》。有人说我是想靠这桩官司来炒作自己,其实,有些事不是自己想炒就能炒的,书中讲述的全是真实的故事。
记:你向法院告刘晓庆欠款1000万元的官司与《我把刘晓庆送上法庭》是一回事吗?
王:它们是密切相联的,说得明确一点,当初我和刘晓庆分手原因就是因为刘晓庆拖欠我的巨款,我也曾颇为耐心地等了将近3年时间,也曾多次想与刘晓庆见面,但她无任何消息,到头来还说我是假经纪人,万般无奈之下我在今年3月26日一纸诉状将刘晓庆告上法庭,我知道,刘晓庆是一个有金钱、有手段、有地位的人,能告倒她不是那么容易。写这本书就是想将刘晓庆送上社会公开的道德法庭,让人家判断刘晓庆是否应该还我的钱。
记:听说《我把刘晓庆送上法庭》这本书原名是《骗姐刘晓庆》,为什么要改呢?
王:当初取《骗姐刘晓庆》书名时,我查了好几遍辞海和辞典,来取证“骗”字,后来有朋友劝我说不要说得太露骨。但我在书中还是列举了数例说刘晓庆如何骗王建中、骗企业,就举一个例子吧,刘晓庆曾发誓永不回四川,媒体也报道过,但后来刘晓庆不还是去四川进行了演出,而且也拿了很多钱。
记:你对刘晓庆重金悬赏找你与刘晓庆亲笔签订的合同书或刘晓庆签名的“任命王建中经纪人‘委托书’”。你是怎么看的?
王:这只是刘晓庆在哗众取宠,刘晓庆与王建中签的合同书,只能保留在王建中的手中,怎么会跑到其他人的手中呢。我将合同书也附在了书中,她说我是假经纪人,我在书中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揭穿。一是刘晓庆和我签的委托书,二是和刘晓庆合作期间,有上百份报纸和杂志都报过我是刘晓庆的经纪人。三是合作期间,我跑了很多企业去谈业务,有很多企业家都可以证明,书中我都用了很多真实姓名。四是我和刘晓庆之间也有分配和口头协议。再说,如果我是一个在她那儿打工的,她为什么要和我签那么多协议。说穿了刘晓庆否认我是她的经纪人就是想赖账。
记:有人说,你和刘晓庆的官司是你对刘晓庆因爱生恨引起的,你爱她吗?
王:这只是别人的猜测,我也不想谈太多。但我对刘晓庆在媒体面前自封的“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却不敢苟同,中国传统女性是一个什么样子,大家都应该比较明确。说实在的,刘晓庆应该是一个比较现代的人。
记:跟刘晓庆合作了几年,你后悔吗?
王:一点也不后悔。跟她在一起合作时,也曾经有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也敢说取得了非常辉煌的业绩,跟在她后面也学了很多东西。
记:你和刘晓庆有庭外和解的可能吗?
王:这是不可能了。我和她已完全撕破脸皮了,人不要脸皮的时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时候。
记:你对日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没有开庭的情况下直接裁定有疑义吗?
王:我对法律一直充满信心,但对这起官司审判的法官产生质疑,我在3月份递诉状,如果法院认为主体不符合,应在立案后的一段时间内就应该发现,为什么等6个月后才发现呢?所以我在本月9月18日又将诉状递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记:你能估计一下,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赢得这场官司有几分把握?
王:目前还不敢说“估计”,但我想如果没有人为因素,我会有200%的把握。因为我一直用事实讲话。
记:你以后还会当经纪人吗?
王:作为一个文化经纪人,我已经做到顶了,以后我不会去做某一个明星的经纪人,我会成立自己的文化经济公司,去造就大批优越的经纪人、带动大批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