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内娱突然火了,好久没这么热闹地撕成一片。
先是白百何、范冰冰东京电影节掀桌,后网传郝蕾发朋友圈内涵了如今国际电影节含金量及奖项运作迷思。
其中也质疑了辛芷蕾威尼斯影后资格。
这片子好不好看另说,但辛芷蕾太配得上国际影后了。
飘看完第一感受也是——辛芷蕾你足够优秀得让人羡慕,幸运得使人嫉妒,郝蕾即便酸涩也是应该的。
辛芷蕾这次的表演如何?她的演技如何从一张白纸走到现今国际影后的程度?
聊聊。
《日掛中天》故事融合小三、怀孕、车祸、坐牢等俗套元素,完成了王菲《匆匆那年》里的一句歌词:
我们要互相亏欠,我们要藕断丝连。
都说男女情债最难还,如果不要钱不要命,请问拿什么还?多年前替当时的女友曾美云(辛芷蕾 饰)顶罪,从而人生毁掉的吴葆树(张颂文 饰),也是这么问美云的:你拿什么还?
可以合理推测美云是这么个形象:
因当时的懦弱,六年来被愧疚折磨,但她回不到过去,只能向前走,离开家乡,回避葆树,努力开始新生;
她想把日子过好,然而过去像沼泽一样死死拽住她,让她没那么容易脱身,只能陷入进也不能,退也无法的困局。
这个暗无天日的困局,因与葆树的意外重逢而透出一束光,让她一下有了目标和去处,这束光叫还清情债的希望。
医院重逢那场戏,堪称生活地震,你看辛芷蕾是怎么演的。
美云站着等待B超结果,很自然地一撇眼,背景中出现穿着病号服的葆树,他们同时看见彼此了,美云以几不可闻的幅度停住了一两秒,面部没有表情,没有惊讶,没有瞳孔放大,更没有上前拽住葆树。

一切自然得就像没遇见一样,她爬楼梯去拿检查结果,天气闷热加上运动,以及不正常的心率跳动,她喘着气,汗水捂湿了面孔,慢慢地,终于摊倒了。
这是内心震动后置,通常人遇到意外事件或巨大情感冲击,一开始没什么反应,过后情绪才如潮水般涌来。

辛芷蕾不光演出了导演想要的没有表演痕迹,生活流的表演,她在好几处场景里还简直在用生理反应演戏。
呈现角色某一刻的痛苦,我们所见的“炸裂式演技”通常都在用表情演,用声音吼,用动作宣扬,辛芷蕾怎么演的?
葆树告诉美云他母亲在他入狱后一年就心梗去世了,去世前也不知道儿子是清白的,美云抬眼,眼里晕出的悲伤,让你相信她的心里一定下起了瓢泼大雨,她不是感人,她是在感染人。
从身体深处传导出来的痛苦具有滞后性,葆树继续述说他的无辜和无助,美云面上依然在忍,慢慢地,悲伤开始显化,嘴唇忍不住抽动,眼泪落下来,一句:
“真想进去的那人是我”。
这是自我惩罚式的诅咒,还不了的恩情让她羞愧让她窒息,变成插向自己的一把刀。
网传郝蕾质疑的“扯头发”演技,是指观众喜欢把强烈的情绪外露、爆发当演技,看完的确如辛芷蕾回应的,一个没有前因后果的片段是不足以概括全貌的。
真正的好演技不在于瞬间的爆发力,而在气球爆破前一直不停止文火慢炖,耐心积蓄能量的能力,最后情绪顶到极点,“啪”一声爆破,才释放巨大的能量,具备真正的杀伤力。
辛芷蕾在影片中就展示了爆发之前的惊人耐力。
相信每个看完的观众都会震撼于辛芷蕾最后一场戏,辛芷蕾展现了什么叫“动物般的哀鸣”,像动物一样复仇,像动物一样啼哭。
我们从演员头发整个被汗液濡湿,细密贴在脸上的状态,就能推测美云走到这一步耗费了多大心神,身为观众都替美云感到疲惫、折磨、毫无指望。

最后美云在那束光消失前,一举斩断这无解的共生关系,但这绝望的反抗,越反抗越显得无望。
与其说电影在讲一个老套的故事,不如说在讲一种扭曲共生的人物状态,片中的人似乎背负着某种集体潜意识。
片中,向前、向后力量同时拉扯着美云,但赋予美云魅力,让她鲜活的还是她始终有股努力想活好的冲动和生命力。
记得有场戏,美云去要账,结果因为葆树的失误反被讹,中途美云突然下了大巴,走到餐厅叫了一桌菜,开始大快朵颐。

一般心情糟糕是吃不下饭的,美云倒好,她让自己去吃饭,大吃大嚼的样子在暗示——我一定不能被打倒,我要大吃特吃,吃饱吃好了,才有力气往前走。
片中有好几处美云反常识、反套路、出人意料的举动。
葆树两天没吃饭,美云下班给他炖了鸡蛋羹喂给他,葆树还不吃,美云一个巴掌扇过去,葆树一个激灵,乖乖吃下饭。
电影里,美云的生活苦情,但美云绝不苦情,她不允许自己沉溺于悲苦,不允许自己被胆怯击碎,她总会想方设法挣扎、出逃。
还有一幕,冯绍峰饰演的有妇之夫,出轨美云,有人发来威胁短信,他不敢出门,听到外面动静,让美云别开门,美云则拉开门,径直走向门外,边走边审视走廊的动静。
美云没有说一句话,但那动作分明在说“来呀,怕你们算我输”。
相比两个男人的懦弱,美云最动人的是她有永不服输的生命力,有些时候你会觉得美云干的事,辛芷蕾也干得出,辛芷蕾身上那股蛮劲儿和生命野性,正赋予了美云能量。
其实这种去到角色的生活里生活的表演方式,太适合辛芷蕾这样的体验派了。
体验派靠相信整个虚构故事、虚构人物,将全身心融入角色来演,如果不相信故事和人物就困难重重。
《繁花》演李李的前两年,辛芷蕾都找不到人物状态,有场吃火锅的戏王家卫考虑到灯光,要求演员走到阳台去说后面的话,辛芷蕾恰恰不理解为什么李李吃着火锅突然就要走到阳台,没办法演,于是双方僵持不下。
她的演法就是得先让自己信,才能让观众信。
拍到第三年,辛芷蕾跑去演了《初步举证》中国版,这部原版由朱迪·科默出演的独角戏,要求演员一个人在舞台上连续演两个小时,这对演员体力、耐力以及台词、技术都是极大的考验。
为此辛芷蕾跑去中戏学习,连续不断地训练,等她回来再演李李时,尽管台词说得轻,但底气十足,这才符合人物的状态,不像原来用放大音量来表现霸气,反而不霸气。
这部戏把辛芷蕾拍得很美,但我们也能发现一个问题,前两年拍的不少戏份有摆架子、装霸气的嫌疑,剧里她的美是钉在画框里的美,不似唐嫣、马伊琍灵动。
以上例子可以看作辛芷蕾演技成长的一个缩影。
她非科班出身,起初凭借无知无畏的一股蛮劲勇闯大银幕,《长江图》《绣春刀》都是她自身特质的放大。
她的脸自带历经坎坷、性格坚韧而形成的天然故事感,里面有不讨好的英气、包容苦难的大气,以及坚韧不屈的肃穆。
开篇惊艳,得益于她的个人特质,后来辛芷蕾演一些程式化或者说她不能代入的角色,就露了怯。
典型如《如懿传》里的金玉妍,原著里的金玉妍是一个长得像华妃,性格像曹琴默似的人物,时常扮猪吃老虎,藏在暗处挑拨离间。
太多人看辛芷蕾长得凶,让她去演厉害角色,实际上辛芷蕾真正是色厉内荏,你看她演金玉妍前期时,眼珠转来转去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有心计,这种演心计的感觉此前郝蕾批评过。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辛芷蕾是故作强大,不是真的强大,从小承担长姐的责任,要保护家里人,很多时候她是被害怕和恐惧驱使着装作强大,她的底色是脆弱。
你看,演后期金玉妍败露,她的表演才动人起来,可见前期她演厉害角色得多底气不足。
《繁花》同样,最美的是李李显露脆弱的时候。
但一个成熟的演员,不能只会演自己或跟自己相似的角色,一个厉害的体验派演员是能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下意识的创作状态的。
辛芷蕾经常提《初步举证》带给她技术和心理上的大幅成长。
她在描述16年演《长江图》到25年演《日掛中天》,这十年自己表演上的进步时说,十年过后,她理解了“动物般的嘶吼”什么样。
两个剧本都让她演“动物般的嘶吼”,《长江图》那会她不理解,她连哭戏都哭不出来,需要用特殊手段把眼泪催出来。
“动物般的嘶吼”这个形容很有意思,要求演员用生理和本能演戏,像动物一样,同时也得有技术控制,像个人。
看《日掛中天》完全没有想到辛芷蕾能演这么好,相比张颂文方法派的表演,可以看到辛芷蕾完全把自己当美云去经历一切了,演完最后一场戏整个人都虚脱了。
这是有意识的心理技术与下意识的创作状态互相融合,让人感觉演技好得不像演的。
不过,就像获奖后辛芷蕾谈接角色有什么秘诀时说的那样,“不理解的角色就别去演”。
《乔妍的心事》就差在故事逻辑崩坏,人物悬浮,虽然辛芷蕾表演没有问题,却也让人始终进不去,不知道辛芷蕾理不理解角色,我是不理解。
好演员并不代表能演好一切角色,首先得自己相信故事、理解角色动机,只有相信理解了才能把自己的天赋和特质发挥到最大。
开头说“辛芷蕾幸运得使人嫉妒”,她幸运在人到中年,天赋、技术、心态都臻于成熟时,遇上一个从人物特质、表演方式到拍摄方法仿佛都为她而生的角色。
电影整个故事都是跟随美云在往前推动,剧情靠美云内心变化驱动,反转也发生于美云的心念转换间,同是主角的张颂文起到一个激发美云心绪,引导美云行动的作用。
我们的中年女演员何其缺乏这样的电影表现机会——剧情铺陈仿佛就为成就演员表演奖的。
从前观众说,辛芷蕾长了一张充满欲望与野心的脸。
我想说,这其实是一个吃不饱的,处于饥饿状态的女演员。
《繁花》让她自我怀疑时,接下了别人不敢接的《初步举证》,她像美云,畏惧的时候是她胃口大开的时候。
而拥有生命能量又吃不饱的女演员,又何止辛芷蕾一个。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她一生“风流”成性“撩”汉无数 56岁依旧 |
| 2 | 悬赏金100万元 通缉王沪宁宋涛 |
| 3 | 不寻常的举动,华尔街预感中国要有大事? |
| 4 | 史上最狠!留学生出路将被堵死,最快年底生 |
| 5 | 军报突提“枪响” 火拼细节曝光!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