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资本当道,演员摆烂,观众这两年算是把烂剧的苦吃明白了。
从范丞丞《小巷人家》的木头演技,到刘宇宁八年拍30部戏的行业奇迹,2024年全网吐槽的"资源咖"现象,彻底撕开了影视圈最后一块遮羞布——当平台分账模式撞上明星带货数据,资本捧人的底层逻辑早就变成了"流量变现工具人"大甩卖。
看看这些数据就懂了。2023年网络剧备案量破万,实际开机量却暴跌45%,平台对腰部项目的投资策略早就变成了"流量明星+公式剧本+30天速成"。
现在行业里传的"捧人三板斧"才叫绝。第一招"代餐经济学",李浩菲这种周冬雨低配版,专吃剧方想蹭电影咖又舍不得花钱的缝隙市场。
第二招"跨平台人肉弹幕",刘宇宁的OST承包户身份,本质上就是给烂剧上双重保险——剧扑街还能卖歌,歌红了反哺播放量。最狠的还是第三招"下沉市场特攻队",参考某古偶剧男主开播期间在拼多多直播九场,直接把大妈观众转化率拉高30个百分点,这数据往资方面前一拍,演技差算个屁?
但这套玩法最近开始反噬了。爱奇艺2024Q1财报显示,观众容忍度跌破临界点——明星定制剧平均弃剧率67%,比素人剧还高15个百分点。更打脸的是,B站二创区"鉴毒师"们带火的《小巷人家》删减版,播放量居然比原片高出两倍。观众用二倍速和剪刀手投票,把资本强喂的"资源咖"又原样吐了出来。
说到底,这波乱象是分账制度走偏的恶果。2018年某平台搞的"主演流量分账加成"政策,本意是鼓励明星配合宣传,结果被玩成了选角指挥棒。现在片方选角会上,表演老师的话不如MCN机构的数据表好使。建议行业赶紧把这套分账算法改了,学学韩国TVN那套"新人保障条款"——启用新人演员的项目,平台分账比例直接上浮10%,这才是治本之道。
观众早就不瞎了。《狂飙》里张颂文吃碗猪脚面都能封神,《漫长的季节》全员演技派照样破圈。那些还想着靠硬捧混日子的,建议看看某顶流去年三部剧连扑后,现在直播间人数都稳不住五万了。影视圈终究是作品说话的地界,大数据能算得出流量,算不出人心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十一招待会 几位敏感高官现身 |
2 | 全场静默!川普突袭造成史上最尬场面 |
3 | 出大事?军车进京 李强宣告“汪洋回来了” |
4 | 越来越多人查出胃癌 冰箱里这些东西别再吃 |
5 | 十一亮相 习走路有点吃力、忧心重重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近平最终结局要定了 |
2 | 四中全会前爆丑闻 |
3 | 北京十一招待会 几位敏感高官现身 |
4 | 北京突取消APEC峰会酒店预定 原因曝光 |
5 | 一家4口确诊胰腺癌?妻子痛哭:都是我害的 |
6 | 中共20届四中全会终于落地 港媒透露重要信 |
7 | 国耻已经不足以形容丢脸的程度 |
8 | 全场静默!川普突袭造成史上最尬场面 |
9 | 杨兰兰背景部分揭晓 14岁被父母送到澳洲生 |
10 | 出大事?军车进京 李强宣告“汪洋回来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