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要么不红了,要么就没有了。”
这句看起来像是在讲别人的话,其实是张雪峰说的自己。
9月24日,张雪峰的抖音账号突然“被禁止关注”,接着是小红书、微博、B站接连“沦陷”。四大平台齐封杀,6000多万粉丝顷刻归零。
但最离谱的,不是这件事的本身,而是——张雪峰早就为这一刻,准备好了。
他怎么会这么“先知先觉”?
一个靠“嘴”吃饭的人,最后却是被“嘴”吃掉。
这不是荒谬,这是命中注定。
而张雪峰,从来不是个不懂命运的人。
有人说,张雪峰是个“时代误会”。
他没赶上知识付费的第一波,也没靠考研班发家致富,却偏偏在“短视频时代”靠一嘴“风趣”红了个彻底。
东北口音,嘴碎毒舌,张口来段子,张嘴能骂醒家长。
9年前那段《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的视频,一炮而红。
“你不努力学习,将来就只能上兰州交通大学。”
“你不考研,就只能在家乡娶个别人不要的媳妇。”
人们一边笑,一边点头如捣蒜。因为他说的是“社会的真话”,不加修饰,甚至有些“毒辣”。
而这种“毒”,恰好是家长最需要的焦虑燃料。
一时间,“张雪峰”三个字变成了“志愿填报”的天花板。他不是老师,是天降导师。
填志愿找他,孩子能上清华。
没找他,直接被亲戚笑话三年。
他自己也知道:
“我就是个讲笑话的。”
但问题是,他从“讲段子”开始,最后却走到了“讲价值观”,再滑到了“讲社会”。而这一路滑下去,代价极其沉重。
张雪峰最早翻车的,是那句“新闻学别学了,太不值钱”。
时间是2023年。
当时他在直播间语出惊人,语气轻飘:“文科专业基本都属于服务业,说白了就是‘舔’。”
这话一出口,整个文科圈都炸了。
人大教授直接开喷,人民日报发文点名,微博一夜之间成了大型声讨现场。
而张雪峰那边呢?
先是“道歉”,后又继续说,“我是话糙理不糙。”
然后继续讲,“我不是为了赚钱,我是为了帮家长避坑。”
但现实是,他一边贬低文科,一边自己做着最典型的“文科产业”:做视频、出书、演讲、上综艺。
这就好比一个厨子说:做饭没前途,但你们还是得吃我做的饭。
谁不膈应?
但即便这样,他的粉丝依然不少。
毕竟,在这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时代,张雪峰给的,不是“知识”,而是“信息感的掌控”。
他能把考研、填志愿这些晦涩枯燥的东西,说得像单口相声,还夹杂点冷嘲热讽,看起来像是在帮你省几十万的咨询费。
但当这个“角色”太火,就不再允许“只说段子”了。
大家开始要求他“承担责任”——
你说的话要准确,你讲的观点要三观正,你不能带坏孩子。
可张雪峰不改,甚至越来越“卷”。
他把教育,变成了一个生意。
最典型的,是那套被骂上天的“高考押题卷”。
标价168元,包装成“内部预测”,宣传图里写着“绝密”“命中率高”“提前编制”……
结果语文阅读理解错别字,数学题重复、地理题逻辑混乱。被家长投诉,客服还拒不退货。
“你让我信教育,结果你卖我垃圾。”
有人在评论区这样写。
而张雪峰呢?又是直播,又是含泪,又是“悲情人设”。
“我不为挣钱!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可哪怕你不为挣钱,你也不能卖一堆废纸让学生背上心理负担。
那一刻,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
张雪峰,已经不是“那个能打破信息壁垒的平民导师”了,他变了。他开始“贩卖焦虑”,开始把“家长的恐惧”变成产品。
就像网友说的:
“张雪峰不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他只是卖得像。”
如果说之前的翻车是“边界模糊”,那最后压垮他的,是一次“道德豪赌”。
9月3日,他在公司组织员工看完九三阅兵后,激情发言:
“如果祖国统一战争打响,我个人捐5000万,公司捐1亿。”
“这笔钱永远备在账上,随时拿得出来。”
一时间,全网高呼“峰哥爷们”“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企业家”。
但冷静下来的人,很快就提出质疑:
捐款为什么一定要挂钩战争?这是不是在“道德炒作”?
账上一直备着这笔钱,查账了吗?公布了吗?
而最要命的是——
张雪峰自己回应时说:“怕就不会说,说了就一定会做!”
你看,原本可以悄悄收场的事,他偏要再点一把火。
结果三周后,账号全封。
你可以说平台有平台的规则,张雪峰踩了。
也可以说他“被整治”是因为正值“清朗专项”高压期。
但也有人说得更直接:
你玩舆论,玩过了。
你踩了红线,还想用热血把自己洗干净,那就是你太天真了。
但说实话,这事从一开始,就不是意外。
张雪峰自己,早在几年前就说过:
“我们这种靠热度活着的人,要么不红了,要么就没有了。”
你听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后悔、悲观,甚至是“自认命运难逃”。
但实际上,这句话后头藏着的是——“我早有准备”。
他自己曾在直播中说,公司账上备着全体员工半年工资,哪怕一夜之间公司倒了,也不欠员工一分钱。
这个男人,一边口无遮拦得罪人,一边冷静地给自己挖好了防空洞。
这就不叫冲动,这叫兵法。
你可以说他嘴臭,说他翻车,说他爱炒作。
但你也不能否认,他曾帮过不少人。
很多小地方的家长第一次知道专业排名,第一次弄懂志愿填报流程,第一次感受到“教育可以透明”。
2024年,他向郑州大学捐款300万元,签下六年协议,每年50万,资助100名贫困新生。
一个人如果真的是彻头彻尾的“骗子”,是不屑于做这种事的。
但问题是,张雪峰既想当“反叛导师”,又想做“企业家网红”,还想说真话、讲段子、做产品、卖情怀……
到最后,哪个都没做好。
人设太多,注定崩塌。
“张雪峰完了”这句话,有人早说了,也有人现在才说。
可真正值得思考的是:
为什么张雪峰一定会完?
是因为他说错话?
是因为营销过火?
是因为舆论收紧?
还是因为,公众对“教育英雄”的期待,压根就承载不起商业逻辑?
大家想要一个“平民导师”,却又不允许他赚钱。
想让他“说真话”,又不能“说错话”。
想让他“正能量”,又要“有个性”。
你看——这才是最吊诡的。
网红的命运,不是毁于敌人,而是毁在观众的期待里。
而张雪峰的“悲剧”,也正是所有内容人的预演:
你永远红不了一辈子,除非你提前准备好“掉下来的那天”。
张雪峰准备好了,你呢?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十一招待会 几位敏感高官现身 |
2 | 全场静默!川普突袭造成史上最尬场面 |
3 | 出大事?军车进京 李强宣告“汪洋回来了” |
4 | 越来越多人查出胃癌 冰箱里这些东西别再吃 |
5 | 十一亮相 习走路有点吃力、忧心重重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近平最终结局要定了 |
2 | 四中全会前爆丑闻 |
3 | 北京十一招待会 几位敏感高官现身 |
4 | 北京突取消APEC峰会酒店预定 原因曝光 |
5 | 一家4口确诊胰腺癌?妻子痛哭:都是我害的 |
6 | 中共20届四中全会终于落地 港媒透露重要信 |
7 | 国耻已经不足以形容丢脸的程度 |
8 | 全场静默!川普突袭造成史上最尬场面 |
9 | 杨兰兰背景部分揭晓 14岁被父母送到澳洲生 |
10 | 出大事?军车进京 李强宣告“汪洋回来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