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星光灿烂 > 正文  

游本昌养老院度晚年 还在因父子关系耿耿于怀

www.creaders.net | 2025-09-09 16:51:59  5分钟剧场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92岁的游本昌和妻子杨慧华坐轮椅住进北京高端养老院,每月花费2.6万元,享受恒温恒氧的智能生活,但游本昌心里最揪心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和儿子游智超那份疏远的父子关系,这让他夜不能寐。

去年底,老两口因为身体机能退化,腿脚不便,决定入住养老院,女儿游思涵帮忙打理一切,但游本昌多次公开说,后悔年轻时没多陪儿子,现在钱再多也买不回那些失去的时光。

这事儿还得从去年说起

2023年底,游本昌演的《繁花》火了,胡歌和陈龙春节时去养老院看他,那时老两口还能走路,住在丰台区一个80平米的套间里,挺宽敞的

但到了今年,身体更差了,他们搬到了顺义区的玉兰人家养老社区,这里可不是普通地方,全年恒温恒湿,还有智能床垫和防跌倒系统,听着就高科技

收费嘛,最便宜的单人间月租近万,游本昌夫妇的双人间加护理,每月至少2.6万,一年下来31万多,这钱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对游本昌来说,只是数字而已

游本昌在采访里哈哈一笑,说“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但细品这话,有点酸楚

他没直接说喜不喜欢养老院,反而强调“战场”随时在变,意思是生活总得适应

老两口每天做手指操、听故事、和朋友们玩球聊天,日子挺惬意,女儿游思涵常来照顾,但儿子游智超很少露面

游智超今年60岁了,从小被寄养在南京奶奶家,三岁就离开父母,成了“留守儿童”,长大后和父亲关系一直淡淡的

游本昌去年上央视时坦言,后悔没让儿子感受到父爱,甚至得请教女儿怎么处理父子问题,这多心酸啊

钱能买来舒适,却买不来亲情,这是游本昌晚年的真实写照

他有钱住高端养老院,享受顶级服务,但心里那根刺始终拔不掉

最新消息是,2025年9月9日,游本昌回应了“儿女不孝”的传闻,说入住养老院是为了“追求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不是孩子不孝顺

他还透露计划进军竖屏短剧,拍新济公系列,让年轻演员接班,传承济公精神

这老爷子,92岁了还想着工作,真是艺术家的魂儿没散

但回过头看,游本昌的故事不是个例

明星养老选择最近挺热,像李保田、张国立这些老戏骨,也因为工作忙选机构养老,引发讨论:名人老了,是不是都得靠钱堆出来的服务?

政策上,2025年初国家把养老机构分了三类: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和完全市场型,游本昌选的属于市场型高端服务,但这引发公平性质疑——普通人哪负担得起?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养老机构床位799.1万张,高端社区入住率涨了18%,市场规模破2000亿元,泰康之家都有超1.6万人入住,总资产1400亿

专家说,高端需求集中在一线城市高收入群体,但普惠型服务缺口大,需要政策引导

我有时候想,游本昌的后悔,何尝不是许多父母的缩影?

年轻时拼命赚钱,以为钱能解决一切,老了才发现,亲情才是最珍贵的

举个例子,美国有三姐妹,2012年卖掉房子,自建养老院,2017年入住,一起分担费用和责任,搞“合作养老”,强调自主和互助,这多像游本昌想要的尊严生活,但又不一样——游本昌有钱,却少了那份家庭的warmth

另一个案例,2025年8月,92岁的马来西亚外科专家罗先生,放弃美国养老院选深圳泰康,因为不满美国的种族差异和高成本,在深圳找到更好医疗和人文关怀

这对比游本昌,都是高收入群体,但选择背后是文化归属和情感需求

游本昌的女儿游思涵,1998年就帮父亲编小品《济公办学》,现在做制片人,传承艺术事业,她更多时间陪父母,但儿子游智超呢?

游本昌说,儿子羡慕妹妹能常在父母身边,自己却像外人

这种隔阂,不是钱能弥补的

老两口在养老院虽然舒服,但谁不想天天儿孙绕膝?

游本昌多次公开表达愧疚,说和别人侃侃而谈,却对儿子像新手,这得多内疚

生活就是这样,钱能买来床垫和恒温,但买不来那个三岁孩子的拥抱

游本昌的故事提醒我们,晚年幸福不只是物质,更是情感圆满

他计划拍短剧,或许是想用工作填补空虚,但父子关系的那道坎,可能永远跨不过去

政策和社会在变,但人性的需求不变——我们都渴望被爱、被记得

游本昌的养老选择,是高端市场的缩影,也是亲情的警示录:别等老了才后悔,多陪陪家人,比什么都强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