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前,凭借《甲方乙方》,名不见经传的冯小刚用“冯氏喜剧”开创了贺岁档的先河;如今,《芳华》二度归来,6天5亿票房也算是给将近耳顺之年的他送了一份大礼。
青春不老,谁的芳华都不曾逝去;佳音终传,谁的等待都不愿辜负。
12月15日,因“撤档门”错失国庆档的《芳华》上映。此前,导演冯小刚也在微博上称,“久违了贺岁档,物是人非了。载歌载舞,携《芳华》回来凑个热闹”。
诚然,《芳华》没有让他失望,上映首周票房突破3亿元,豆瓣评分也达到了7.9分。截止到发稿前,该电影票房已超《我不是潘金莲》,突破5亿元大关。
除收获了一票普通观众的口碑外,《芳华》也被各大研究机构看好。国泰君安发布研报表示,预计《芳华》总票房或达8-10亿,有望冲击12月票房冠军;中金公司则认为,贺岁档首个周末,《芳华》综合票房已突破3亿元,并获豆瓣8分的评价,相关公司值得关注。
人们似乎都忘记了,3个月前,在谈到《芳华》撤档时,冯小刚曾在发布会上几度哽咽,并直言,“心情是有些悲壮的”。
两年前的“对赌”
至于冯小刚为何落泪,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导演来说,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最希望其被善待的就是他们;而另一种猜测是,面对两年前和“大户人家”华谊的对赌,冯小刚这个“小媳妇”似乎有些吃力。
2015年11月,上市公司华谊兄弟(300027.SZ)以10.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东阳美拉70%股权。那时,后者的注册资本仅500万元。
显而易见的是,如此高溢价的收购必然面对其他的交换条件。
当时,老股东冯小刚和华谊兄弟签订了“对赌协议”,作出了为期5年的业绩承诺,其中2016年度承诺的业绩目标为东阳美拉当年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自2017年度起,每个年度的业绩目标为在上一个年度承诺的净利润目标基础上增长15%。
也就是说,2017年,冯小刚要为公司完成的净利润将达到1.15亿元。如果完成不了,就要自掏腰包。这也是从2013年导演了《私人订制》后就未出新戏的冯小刚,自2016年起,保持一年一部电影的重要原因。
去年,华谊兄弟董秘高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冯小刚承诺的东阳美拉2016年度业绩已经完成。2015年的近5000万元加上2016年上半年的3000多万元,已达到8000多万元。此外,冯导还有很多代言收入,其实已经够了。”
但在《我不是潘金莲》票房未达保底线的背景下,人们可以想象,年近60的“老炮儿”冯小刚为完成业绩四处奔波,还不惜和王健林撕破脸的焦虑。
而在今年,尽管华谊兄弟在三季报中称,东阳美拉多元化发展趋势良好。但根据其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子公司东阳美拉上半年净利润仅2748万元,离业绩承诺达标还差将近9000万元。如此一来,《芳华》就成为了冯小刚期待的“重头戏”。
对此,《证券日报》曾分析称,《芳华》制作成本在1.3亿元左右,除去各方收入分配后,票房至少达到7亿元,才能让东阳美拉的业绩达标。虽然随后华谊方面否认了这一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要完成业绩,《芳华》需要的票房不会比《我不是潘金莲》低。
对于冯小刚今年能否完成“对赌”,记者联系了华谊兄弟,对方称具体数据属于公司机密,不方便回答。
华谊的“明星资本化”
近年来,华谊兄弟的“明星资本化”尝试一直是媒体报道的焦点,其中不乏包括冯小刚在内的高溢价收购,旨在绑定明星IP,实现利益最大化。
无一例外的是,在这些参股和收购中,当事人均和华谊方面签订了业绩承诺协议,也就是所谓的“对赌”。
2013年9月,华谊兄弟通过全资子公司华谊影业以人民币2.52亿元的价格参股仅成立了3个月的浙江常升,张国立为该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张国立等向华谊兄弟方面承诺,2013年度净利润目标为浙江常升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其余几年的税后净利润目标将在2013年承诺的净利润目标基础上按协议约定比例增长。如果没有达成,张国立等同意以现金方式向浙江华谊补足。
2015年10月,华谊兄弟以7.56亿元现金收购了东阳浩瀚70%的股权。而东阳浩瀚的主要股东包括Angelababy、李晨、陈赫、冯绍峰等六位艺人。
为此,所有明星股东承诺保证2015年的净利润达到9000万元,之后四年的业绩按照每年15%的比例上浮。如果完不成“对赌”,同样,明星们就要拿现金来补足差额。并且,前述所指的利润不包括明星股东履行《独家演艺经纪合同》给公司下属关联公司带来的利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点尤其体现在2016年华谊兄弟的业绩上。
据年报披露,2016年华谊兄弟实现营业收入35.03亿元,同比下降9.55%;实现净利润8.08亿元,同比下降17.21%,且为上市8年来的首次业绩下滑。
同样不乐观的“对赌”情况,也似乎映射着华谊“明星资本化”的坎坷。
2016年,浙江常升的净利润只有2500.13万元,未能达到目标;而有六位明星股东加持的东阳浩瀚情况稍好,2016年实现净利润1.01亿元,与目标也相差200多万元。
无独有偶,为完成“对赌”,那些签订协议的明星股东也是苦不堪言。
张国立公开表示,“有了对赌协议后,我就变得不从容了,拍戏不像以前那样等一个我喜欢的剧本、等一个我喜欢的角色。过去活动、广告不好,多少钱都不接,但后来变得这一切都没有门槛了,用什么方式都要把这个钱给人家填上去。”
曾苦心专研演技,零片酬出演的冯绍峰近年来更是“雷剧”不断,被粉丝质疑“对赌协议是不是毁了很多作品”。
沙滩上的“前浪
当影视业进入快车道时,人们渐渐发现,原本在金融圈流行的“对赌”一词,频繁的出现在影视圈的视野里。
大家记住的似乎只有票房可观的《美人鱼》、《战狼2》等热剧,却忘记了许多公司就是在这一波波的“对赌”浪潮中,迅速崛起,又飞快陨落。
而比起华谊兄弟的“明星资本化”,电影圈里最为常见的“对赌”叫做“保底发行”。
“保底发行”,就是制片方与发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签订的一个“对赌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确认一个数额,无论影片票房最终是多少,制片方都能获得一笔高额收益,而发行方则可在超额票房中,优先获得额外收入。
可值得注意的是,纵观2016年被爆出有“保底发行”的电影,除了零星几部“上岸”外,半数以上都“保底失败”,宣告“搁浅”。
如博纳影业10亿保底的《封神传奇》,票房2.83亿;恒业影业3亿豪赌的《梦想合伙人》,票房仅8100万,这也成为了该公司近两年来最大的亏空。
2017年,电影“保底发行”同样不容乐观,以暑期档为例,启泰文化等4亿保底的《绣春刀2》、光线传媒8亿保底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华谊兄弟3亿保底的《绝世高手》等电影纷纷被爆出保底失败。
关于影视圈的“对赌”现象,前影视公司高管,知名博主曾鹏宇直言,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不管是公司业绩对赌还是发行对赌,只是思维方式不太一样,但本质都属于靠天吃饭,国家政策、潮流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和实体行业有规律可循有天壤之别,风险极高。就《芳华》来说,如果最终不能如期上映,那对今年公司业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更是公开表示不看好保底发行,因为“保底发行总是风险由一方承担,利益向另一方倾斜。所以,绝大多数保底运作是失败的。”
无论如何,按照目前的情况,冯小刚完成业绩“对赌”看起来已经是大概率事件。在热点不断,纷繁复杂的影视圈,人们也许不会记得那些“对赌”失败的电影,但毫无疑问的是,冯小刚们一定会想起那些面对业绩压力的心酸时刻。
因为,2018年又要来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身家亿万的当年明月 可能真的“病”了 而且 |
2 | 央视最美主持人去世 临死前惨遭“折磨”19 |
3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紧急开会 |
4 | 1989再现,一场大危机正在来临 |
5 | 一代歌星刘欢晚年生活悲凉 女儿未婚父母离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百年民运为何总是失败? | 施化 |
2 | 习近平“刀口向内” 打落牙和 | 胡亥 |
3 | 琼瑶为什么要自杀? | 乐维 |
4 | 专业京剧直播第一人-任思媛: | 玉质 |
5 | 为什么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好听 | 弓长贝占郎 |
6 | 高瞻:川普“对意识形态问题不 | 万维网友来 |
7 | 2025年,人民币贬值 | 中国社会经 |
8 | 民主党2024败选的直接原因 | 海阔_天空 |
9 | 也谈中国成飞六代机 | 弓长贝占郎 |
10 | 川普疯狂,欺加拿大太甚! | 万沐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