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隔一周多,央视主持人白岩松首次对6月9日“肃宁枪击案”的报道风波做出回应。
据中华网,6月17日,白岩松回到中国传媒大学,一名新闻系的同学向白岩松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新闻1+1》有关肃宁枪击案那期播出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在警察圈内。有人质疑,白岩松在做这期节目的时候,为什么要称“五十多岁的老汉”?既然已造成四死五伤,为什么不称他为犯罪嫌疑人?白岩松在已知的事实里,当时的想法是怎么样的?以及,在这场舆论的风波之后,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否改变?”
“做新闻不是做《感动中国》”
“透过这次许多警察的反弹,或者说对我说话的不满意。我其实首先看到的是,战友牺牲之后,他的这种悲愤的情绪,还有长期以来的委屈、压力和内心的不平。
我们在制作这期新闻的时候,枪击案刚发生了几个小时,直播是在当天,几乎所有的事情全是问号。调查报告是昨天才出来的,已经过去了八天。当时警方也没有说法,我上节目就是引用警方官方微博,它也是采用一个非常中性的说法。
我在这里特别强调,(当时)没说他是不是精神病人,也没说他到底是自杀还是被击毙的等等,都是未知的。
当所有事实未清楚的时候,必须首先采用中立的词汇,这是新闻的准则。
在过去,我们新闻刚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就立即下定义,导致的教训和错误很多。稍微查一下资料,庆安枪击案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天县领导慰问干警,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轩然大波。因为大家会认为,在事实未清楚的时候,就让“慰问”表达了一种定义,这是不可以的。所以,新闻要有新闻的准则。尊敬和尊重都是一定会到来的事情,为什么要着急在新闻出发的这一瞬间呢?
每个行业要有每个行业的准则。做新闻不是做感动中国,做新闻是做新闻,而感动中国是一定会到来的尊敬。我从2002年做《感动中国》到现在,采访的警察不计其数,为多少警察热泪盈眶过,那一切都是假的吗?这一瞬间,难道当我去坚守新闻的准则的时候,我就变成了警察的对立面?
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去思考的问题。”
白岩松:中国最让人担心的问题是人群撕裂
“现在中国最让我担心的问题就是人群的撕裂。每个人都急于站队,地域的歧视是长久以来就存在的,大家看一下内地和香港之间的问题,再看一下患者和医生之间的问题,现在是不是又要出现媒体、公众和警察之间的撕裂?
我也注意到,在这件事情之后,围绕这件事情,支持我的和不支持的战争,用词我都很担心,之前我也在和同事说,支持我的很多用词我都很担心。因为以对立的方式在去支持。
现在基层的警方投入不均,富裕和贫穷地方的投入都不均。我一同事的父亲就是警察,一年练习射击不到十发子弹。那天我在节目中就强调,要增加投入,尤其是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警察的训练就跟不上,这是一种对未来更大的损害。
我觉得,媒体的悲鸣应该是一种更长远的悲鸣,去解决一些更长远的问题。如果我们停留在情感的表达,而不能去解决我们将来警察的待遇问题,配枪之后的训练问题,经济发达的地区还好办,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欠账问题怎么去解决?这是一个要去解决的大问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李嘉诚卖港口喊停 北京下场惨了 |
2 | 西交大学生周凯旋被判死刑 拒见家属 孤身赴 |
3 | 中国奇迹?唯有中国盖的大楼垮了 |
4 | 危在旦夕!习最忧心的事正在发生 |
5 | 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乌克兰这一边倾斜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李嘉诚卖港口喊停 北京下场惨了 |
2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3 | 西交大学生周凯旋被判死刑 拒见家属 孤身赴 |
4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5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6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7 | 习引蛇出洞要搞大动作?有人越来越像李克强 |
8 | 人夫激战女下属20次 她“好想要”拍片泄 |
9 | 中国大吃豆腐 |
10 | 习与蔡奇同现异常!很蹊跷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