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星光灿烂 > 正文  

姚贝娜突然离世 中国掀起一股舆论大潮

www.creaders.net | 2015-01-23 10:57:10  侨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姚贝娜,这个并非一线明星行列的歌手突然离世,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舆论大潮,一个个社会学、医学甚至是哲学范畴的问题不断地拷问着中国人的价值观。

  等待死亡

  成功和健康,哪个最珍贵

  抢新闻和怜悯心,哪个更重要?

  歌手、教授、将军,哪个最值得缅怀?

  带走角膜和给予光明,哪个才最有意义?

  乳腺癌到底是个什么病?能治好吗?中医有用吗?

  ……

  一个小事件引发一场大讨论,并暴露人们的纠结心态,这或许是网络时代的“新常态”。

  对中国而言,如今的口水仗也早已摆脱文革式的敌我斗争,而更多地显示出一定的人文色彩。越来越多人更愿意直视一个一个生命个体,并且认为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这都是中国人思想文明进步的表现。

  当然,中国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表现出的粗暴、刻薄、聒噪和缺乏理性,又暴露出他们对价值判断的迷茫。

  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对于成长中的中国,达成社会共识和营造宽容的氛围非一朝一夕之功,类似“姚贝娜之死”的讨论,也是中国社会走向成熟的重要一课。

  红颜劫

  歌手姚贝娜绝不会想到,自己的离去会引发一场公众对媒体的道德审判,直到1月20日上午,一切喧嚣似乎暂时归于宁静——姚贝娜追悼会在深圳市殡仪馆举行。

  上海澎湃新闻报道,殡仪馆距离市中心20余公里,其所在的龙岗区被深圳人称为“关外”。南国的清晨透着些凉意,姚贝娜昔日的歌声丝丝缕缕,缠绕在挽联间,一遍又一遍地循环播放。“感觉就好像平时听她的歌一样,不敢想她已经走了,太突然了。”前来哀悼的一位深圳高中生刘同学说。

  姚贝娜参加《中国好声音》时的导师那英到场并上台致辞,她泣不成声地哭着说,“还有好多话要跟她说”。

  事实上,姚贝娜并非和她的导师那英一样是中国人皆知的明星。她真正被全中国所熟知是在2013年以选手身份参加《中国好声音》。

  此前,她曾演唱热播宫廷剧《甄嬛传》的主题曲,还录制了迪士尼动画片《冰雪奇缘》的中文版主题曲《随它吧》,虽然她也曾上过大陆央视春晚舞台,但一直没有真正火起来。

  2000年出生的刘同学就是通过《中国好声音》认识了姚贝娜,从此记住了她穿T恤、牛仔裤、脚穿平底鞋唱歌的样子。《也许明天》一度成为他随身听中单曲循环的曲目。“我当时完完全全相信并且同情她在舞台上说的(曾患癌症)遭遇。”刘同学说。

  姚贝娜给歌迷的印象是漂亮、活泼、真实。“我看她接受采访一直是微笑着,很有活力,好看。”3天前,歌迷张小姐从海南赶到深圳。20日早上6点时起床,8点赶到殡仪馆吊唁。她没看过《甄嬛传》,但听了《红颜劫》,听过一遍就恋上了这个声音,记住了这个叫姚贝娜的歌者。

  参加“好声音”为姚贝娜迅速积累了人气,尤其赢得了年轻一代的歌迷,却也给她带来了争议、误解以及病痛。“当时有过一点怀疑,她看起来那么健康;还有一点不理解,毕竟她拿过大陆央视青歌赛的冠军,在我们看来已是功成名就。”深圳市民李先生说,他一家四口人都是姚贝娜的歌迷,此次全家人都前来吊唁。

  姚贝娜父亲是中国知名作曲家姚峰,对于女儿的死他也非常自责。在追悼会上痛哭着说,“来生还要做父女”。

  姚峰的好友、中国国家一级作曲家方石说:“我觉得姚峰可能对姚贝娜的病情缺乏真正的了解,毕竟不是医生。她参加‘好声音’后,非常劳累,没有休息过。可能这样的劳累使她身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癌症复发。”

  2014年12月,姚贝娜的病情忽然恶化,经诊断发现癌细胞已转移到大脑和肺部。2015年1月16日,姚贝娜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病逝,年仅33岁。而她临走前做的最后一个决定,就是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

  偷拍风波

  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感慨姚贝娜捐献角膜的无私,一场关于媒体伦理的舆论大战却已焦灼。

  在姚贝娜死后9个小时后,大陆知名娱乐爆料人“娱乐圈揭秘” 于17日1时34分在微博发布文章,这篇文章似乎来自一位当时在北大深圳医院现场报道姚贝娜病逝新闻的记者。这位记者称,16日姚贝娜病逝后,《深圳晚报》的三位记者伪装成姚贝娜的主治大夫姚晓明的助手进入太平间拍摄。此举引发了姚贝娜家人和华谊公司工作人员的怒气。

  随后,姚贝娜的经纪人博宁在微博指责了《深圳晚报》,疑似证实了爆料为真。且16日姚贝娜病逝之后,深圳晚报是第一个将消息报道出来的媒体:姚贝娜病逝于16点55分,而《深圳晚报》报道此条新闻的微博则发布于16点56分。

  17日9点16分,拥有14.8万“粉丝”的新浪微博大V“释不归”(认证为CCSMEDIA 执行董事 郁晓)发布微博:

  “【记住这几个名字】深圳晚报记者赵青、陈玉、李飞跟着姚晓明进入太平间。华谊袁涛和家属以为是医生助理,就没在意,开始要手术时记者们拿出相机手机拍摄,家属和公司愣住立刻喝止,因此在里面发生争吵,记者大喊新闻自由,姚母在混乱中被推倒。袁涛勒令他们将相机里的照片删清,并将他们推了出来。”

  这条微博所描述的记者行为可说相当极端,自然刺痛了正在为姚贝娜之死而陷入惋惜和悲痛的人们的神经,一时舆论哗然。

  然而到17日中午12点15分,质疑此说的微博亦现身网络。以研究传播技术、挖掘网络传播事件真相而走红的另一新浪大V“破破的桥”根据网络出现的最新报道,发微博指出“释不归”微博的几处“添油加醋”有舆论引导之嫌。

  “破破的桥”指出,首先事件发生地不是太平间而是病房。“破破的桥”进一步向“释不归”发问:1.添加“开始要手术时”的目的是什么?2.添加“记者大喊新闻自由”的目的?3.添加“姚母被推倒”情节的目的?最终效果是什么?

  1月22日,《深圳晚报》用4个版对此次风波系统地做出正面回应。其中,头版头条即用“四个没有”澄清“偷拍事件”:当事记者没有穿白大褂伪装成医生;没有偷拍遗体;没有高呼“新闻自由”;没有推倒姚贝娜母亲。

  《深圳晚报》称,他们只是想拍摄姚贝娜捐献眼角膜的无私行为,力求让她的人道主义光辉得到最广的传播,发挥最好的社会效应。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巨大的压力使记者疏忽了与家属的事先沟通,暴露出他们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不够审慎和周密的一面,但绝非像某些网络营销账号以及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士说的那样龌龊和冷血。

  病房外的秃鹫

  虽然事件各方都先后表态回应此次偷拍风波。但是在社交平台上,一场关于媒体伦理与公众情绪的大战早已呈现不可控制之势。

  死亡报道向来是一个敏感的媒体领域,媒体人的职务行为冒犯悲痛家属的情绪,并引发双方冲突,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姚贝娜去世后,她生前所在医院有人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

  “休息区坐着若干和平素不同表情的人,小伙伴们告诉我:这些是记者,等待着报道某位名人的消息。淼哥莫名地想到了秃鹫,丑陋的外表下一颗贪婪的心,毫无怜悯地盯着死去的猎物,就等第一时间扑上去。

  “秃鹫”这一富刺激性的比喻,不免令人想起1994年,摄影师凯文·卡特的著名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这张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让巨大的荣誉和批评同时包裹了作者,公众纷纷以人道主义质疑摄影师“为什么不去帮帮那个小女孩?”在那张照片的女孩身后,就落着一只等待她死亡的秃鹫。

  “时至今日,那只贪婪的秃鹫还未离开,它变成了一个个记者,虎视眈眈地盯着你,我,他,所有人。有人说,世界总有人不幸,记者只是记录不幸。但是我觉得,有些时候,记者在记录不幸的同时,也在制造新的不幸。”

  这段话来自一位据称传媒专业学生的文章《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署名“掀起你的头盖骨”。此文在姚贝娜去世后,迅速刷屏了许多人的朋友圈。并由此引发了媒体圈对于媒体伦理的大讨论。

  文章作者是一位尚未入行的媒体新丁,却并未捍卫媒体的职业天则,而是从普遍人性的角度,对自己的未来行业表示了反思甚至是厌恶:

  “我们有多哀伤,记者就有多成功,主编就有多高兴。这话说的可能有点市侩、不讲理、小人之心,但我固执地相信这就是事实。 记者需要新闻素材,需要稻粱谋,他们也有生存压力,但是无论如何,一想到他们面朝着病房等着一个人的死讯,厌恶感就蜂拥而来。”

  作者对于记者行业,似乎有一种朴素的“铁肩担道义”式的期待,他在文末称:“虽是如此,我仍然毫不怀疑很多记者心中仍有人性的温度,他们仍能够在面对社会苦难时流下真挚的热泪。在这个功利的时代,每一个职业都在疯狂攫取利润,记者天然的道德责任和人文关怀,应该成为这个寒冬里的一支蜡烛,默默点燃,星火燎原。”

  记者的反击

  “记者们应该进去ICU参与救治姚贝娜?”评论人程鹤麟反问,“你怎么知道记者们在等她死?难道不能是盼着发生奇迹?”

  “掀起你的头盖骨”的文章很快引起了媒体从业者们的批判,在他们看来,媒体行业的天职是报道新闻,此次姚贝娜事件中的几名记者固然越过了行业伦理的红线,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对于公众人物的死亡没有报道权。家属与公众的悲恸心理机制都是复杂的,记者报道死亡这一职务行为本身并无问题。

  大陆知名媒体人刘春在微博上表示,除了未经家人同意潜入太平间拍摄的不良行为外,我没发现其他记者的行为与报道有什么不妥。记者在病房外等候抢救结果,没什么不妥;记者在结果出来之前,提前准备好相关背景,没什么不妥。

  记者陈博撰文《每人都有15分钟站上道德高地骂记者》,他坦言,“有种情形我经历得太多,死者家属采访现场恨不得把记者打死,隔三天又打电话道歉并求留份报纸——因为这是死者留在这世上最后的影像。尤其是平时难上头条的普通人。能平和地接受别人等你死,这是一种做人的自信,无关哀伤,越是名人越想明白这个道理。能时刻扮演好公众形象和写稿大牛,这是记者的本职,无关情怀。”

  陈博还发出感慨,“每个人都有15分钟站上道德高地骂记者,这15分钟选在什么时候,论调和观点都不同。我有时候想,如果姚贝娜病逝时,全国媒体都静默回避呢,这对她公平吗?目前见报的稿子有很多泼脏水的吗?难道让记者们都散去,统一发新华社通稿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消费他人的苦难,平衡自己的不爽,焦虑下的中国,每个人都严以待人,宽于律己。”陈博如是总结。

  一位署名为“GOOD”说的特稿记者撰文写道:“我也曾跟采访对象一起流泪,采访一起冤案的母亲,她一边说,我一边默默流泪,19岁的大儿子“啪”的一枪就崩了,谁能受得了?但再怎么样手里的笔也不能停,我们的报道就是为她儿子伸冤的动力。回去写稿的时候,我要收起情绪,冷静地陈述,每一个记者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读者只能看到记者冷若冰霜的一面,因为职业要求我们客观,不受外界干扰,不受情绪左右。”

  另一位媒体人连清川更直接地表示,此事与其说折射出某些记者职业伦理的缺乏,不如说折射出中国民众对职业尊严的漠视。“把所有事都上升到道德审判,而轻鄙漠视职业的尊严,这是中国现代化之所以落后,而民智不开最大的障碍。喜欢姚贝娜,但仍然要守在病房门口报道,这才是一个记者的本分。”

  张万年之殇

  除了死亡报道的争论,“姚贝娜之死”的风波还被扣上了“娱乐至死”的帽子。

  就在姚贝娜去世的几天前,两位堪称“国士”的人物——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和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相继去世。

  李小文是大陆知名的科学家,曾因其衣着朴素作报告照片走红网络,被评为现实版“扫地僧”。

  而张万年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作为一名军人,他跟侵华日军、国民党军、越南人都交过手,出生入死、为国效力50年。

  三者的过世都令人扼腕叹息,但冷热对比却如此强烈。有评论者提醒公众:人们在给予流行歌手铺天盖地般关注乃至某些媒体超越底线忙于偷拍时,是否可以停下脚步、分些时间给李小文这样长期缺乏舆论关注和鼓励的学者?

  还有文章称,姚贝娜之死,是张万年之殇。如果国家给我们的荣誉顶不过“中国好声音”带来的利益,那么当战争来临,还有谁会为国赴难。

  但是对于这些观点,很多网民并不认同称,把两个不同质的问题生生扯到一起进行炒作,并不是什么爱国主义和红色情结,而是企图撕裂中国的民族情感。

  新华网评论称,各大网站上对张将军、李院士去世的报道真不少,且大都在突出位置,关注度一点也不低。微信上有关姚贝娜的各类消息转发确实比将军和院士的多。但微信是一个年轻人居多的平台,姚贝娜刷屏,很大程度上是知晓她的微主的个人情怀,而非记者的职务行为、媒体的舆论导向。

  而经济观察网的总结是,这一周的口水仗,还是显示出一定的人文色彩,值得肯定。无论其逻辑是自洽的或矛盾的,其初衷是良好的。很多人愿意直视一个一个生命个体,并且认为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当然,如果讨论问题的时候能够不再那么粗暴和刻薄,能够互相多一分温情与敬意、了解和同情,一定还会美好一些。

  也就在各种喧嚣弥漫舆论圈的同时,姚贝娜的两个角膜分别于16日、17日移植给深圳和成都的两位病患。

  有关姚贝娜的争吵总会散去,而她留下的光明将永驻人间。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消息曝光 习再也坐不住了
2 习的“接班人”,危险了
3 她患癌已扩散 昨晚出院
4 对胃伤害最大的不是喝酒 不是浓茶 很多人天
5 愤怒!男子上午存入600万,中午一看竟变成6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