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星光灿烂 > 正文  

李开复建议《非你莫属》:把张绍刚换了

www.creaders.net | 2012-06-15 00:02:29  中国新闻周刊 | 6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李开复(资料图)

  我希望它可以有诚意地道歉说我们以后会尊重求职人,用建设性的帮助让他们成长。但我心里还是会有几个奢望。

  开始向《非你莫属》“宣战”后,节目中一些BOSS给创新工场新闻发言人王肇辉打电话,让他转告李开复,李“太不了解中国本土,中国本土是‘狼性文化’,我们就需要这种高高在上的企业文化。”

  李开复不反对“狼性文化”,但认为《非你莫属》“狼”得过了头。“你看节目中散发的是什么样气氛?”一向温和的他连连摇头,“BOSS坐在龙椅上,是个皇帝啊,下面站的都是大臣、宫女、太监?这是审问还是拷问,是不是答不好就拉出去斩了?”

  “如果《非诚勿扰》有一个女孩子晕倒了,我也相信孟非会把她扶起来”

  中国新闻周刊:你会觉得这次的郭杰晕倒事件比刘俐俐那期节目更严重吗?

  李开复:我觉得严重得多,要不然刘俐俐那次我就发起活动(笑)。因为这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但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几个更大的问题,第一是歪曲事实,明明两个人用法文交谈,都口齿不清;(郭杰)没听懂老板的问题,但他的回答也不能说是零分的回答。而BOSS在文凭上更是犯了严重的错误。

  最重要的是选手最后晕倒时,他们没有基本的对人的宽容。就算你认定他100%作假了,那他即将被灭灯,也被你严厉批评过,他的名声已经被你严重打击了,他也罪有应得了是吧?那也不能对一个哪怕是1%可能真实晕倒的人抓住领子,就像警察抓住犯人一样,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很多真人秀的节目都会找一些吸引眼球的参与者,比如婚恋相亲节目。你是不是觉得职场节目并不适于真人秀这种节目形态?

  李开复:第一,你是否真实坦诚地放一个正确的标签在你这个节目上?如果你对外说节目就是搞笑的,人们不会对它有这么大的意见。他们把自己标签为一个正经节目,那你就不要在里面做这样的文章……此外低俗和虚假还是不一样,低俗可能要扣分,虚假就是负分了。

  第二,婚恋和职场不太一样,婚恋(节目)上某一女孩说我就爱钱,当然这也不太好,但节目本来就比较娱乐,而且她陈述的是个人价值观,所以我觉得就不要太批评。而《非你莫属》表达的负面价值观不仅仅代表个人、公司,而是整个节目、甚至中国职场。传播(后果)会很严重:观众有理由相信中国职场就应该是这样的。

  最后一点,对人尊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对一个弱势群体或受伤的人,(更要)给他一个合适的关怀,而不要用这样刻薄的态度。如果《非诚勿扰》有一个女孩子晕倒了,我也相信孟非会把她扶起来。

  “不可能12个人面对一个人,15分钟就决定雇不雇他”

  中国新闻周刊:有人评论节目的招聘过程歪曲了企业招聘人才的真实过程,你觉得节目中的面试环节跟真实面试有区别吗?

  李开复: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非你莫属》用了一个挡箭牌:真实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所以我们用所谓的压力面试压一压你,这是对你好。

  我看过15期节目,有一些比较接近面试,所以也不能一棒子全打死。节目中有四种提问方式:压力式、挑战性的提问;很凶的、高高在上的提问;还有务虚的虚假问题和一种羞辱别人的提问。这里面我觉得只有压力式的那一种是有价值的,高高在上的问题我也可以理解,但虚假、歪曲事实和羞辱人的问题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把这个事情打包起来说“职场就是这样”,这是不负责的。

  中国新闻周刊:节目中的面试过程和现实中的具体区别是什么?除了主持人的参与、不尊重人等几个风口浪尖上的问题,你是否还认为节目中的面试存在其他的问题,比如面试时间不足?

  李开复:当然,首先是主持人扮演了太大的角色。第二,有太多时间花在刚开始的秀上面,比如唱首歌,这离职场太远了。第三,面试官太容易直接跳出来作结论,太想教训别人而不是去帮别人。第四,也是比较荒谬的,面试完了就给工作非常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不可能12个人面对一个人,15分钟就决定雇不雇他。就算能,你就直接跳进去给薪水了?稍微有规模的企业都应该尊重中层职员的决定或我们共同的决定,而节目里是让大老板直接雇佣底层专员。第五,薪水也相当不真实,看几分钟就决定给多少钱。另外,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一个扭曲的薪资体系,为什么一个北大的博士生说要8000元钱,就要被他们羞辱嘲笑呢? 这个薪资在互联网行业非常普遍。

  我不想一棒子全打死,我也承认有些BOSS还是会问出一些不错的问题。不同的BOSS有不同的水平和素质,从我看的15期节目中,大部分的问题可能出在五六个BOSS身上。

  中国新闻周刊:我猜测创新工场在选择创业者或团队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压力面试。一个正常的职场的压力面试,和你刚才说的羞辱方式,它中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李开复:无论是创新工场,还是微软、谷歌,面试人其实是一个专业的事情。所以我不会随便问“你在工作上最得意的是什么”,我会深深地去了解你最得意的事情上你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跟你合作的人是谁。然后我会去问你的合作伙伴或同学做深度的背景挖掘。

  第二部分可能会是深度了解你有没有能力胜任我们这边的工作,一定是非常有针对性。假如要招工程师,我会让你写一行代码;比如说你是一个产品经理,我会问你行业内你最认可的产品是什么、为什么。

  第三部分是谈我们,对创新工厂有什么理解。当然到处抛简历的人也可以雇,但是我们更喜欢雇有针对性喜欢我们、了解我们,而且做了功课(的人),这代表了一种认真的态度。

  当然我也承认(节目中)不可能做到100%,那样这节目没人看了。但《非你莫属》里可能也就捕捉到了10%左右。

  “我觉得平等是一种追寻”

  中国新闻周刊:不能否认,中国的有些企业的确存在一种老板高高在上的情况,根据你对大陆企业的观察和了解,你觉得整个职场生态环境如何?存在什么问题?

  李开复:我觉得大环境上,高压的(老板)会比国外的多一些,但这个大环境是我们可以接受的,慢慢改就可以。

  整个中国教育和职场的文化就是这样。教育是把每个人都训练得能力不错、基础知识丰富、很平均,但彼此都很相像。这种毕业生和年轻人的热情偏低,自发努力程度偏弱,就业要选一个拿钱多的,这种现象很普遍。那这些人的老板会为了绩效做一个比较高压的环境,把一些没有很大热情的人的绩效给压出来。当然这不是最好的结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人去做他们爱做的工作,人们自发努力工作,不觉得工作辛苦——到了这个状态,老板自然就不那么高压了。我希望在一些比较创新型、高科技型的企业里,包括媒体、文学、电视电影,慢慢地从一种高压状态变为追求理想、激情的热爱工作的状态,人们在工作中追求他的梦。

  我觉得在一个不是那么完全平等(的地方)——中国历史上就不像美国那么平等,美国《独立宣言》时,中国还有皇帝呢——你不能期望中国那么快地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所以我觉得平等是一种追寻。

  中国新闻周刊:根据你过去在美国工作的经历和观察,国外职场的一些做法是否对中国大陆公司职场文化有可借鉴的地方?

  李开复:很好的一个例子是微软。微软刚创立的时候就是靠冲突性的文化,类似所谓的“狼文化”,需要去拼命。但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微软意识到自己现在已是领跑者之一,不能这么“狼”了,对员工、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都要保持尊敬。

  因此2000年、2001年前后,微软设计出了一句话“Open but respectful”,鼓励开放地指出同事的错误,但一定要采用尊重的方式。然后公司花了很多钱做了一个巨大的员工培训。这些培训师让经理们不能对员工那么凶,就算骂人好吃懒做也要换种方式,比如“你的表现真的让整个团队觉得很困扰”,把矛头指向自己,反而会更有效果。你把他抓来骂一顿,他可能下午做个工作、然后就开始求职跳槽。

  中国新闻周刊:你期待通过这次抵制《非你莫属》的行动改变或重建职场文化吗?

  李开复:我觉得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会有,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把它当做一个新闻来看。但这次行动40多万人参与,看到的人可能上亿,只要一万个人里未来能有一个人成为一个更好的职场人或经理,那我觉得就是很正面的了。

  对《非你莫属》整改意见:把张绍刚换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希望这次运动能抵制到节目方道歉整改,具体要整改到什么程度?

  李开复:我希望它可以有诚意地道歉说我们以后会尊重求职人,用建设性的帮助让他们成长。但我心里还是会有几个奢望。一是把BOSS的利益链切割下来。需要对BOSS们做一个筛选,不要允许他们赞助节目,一个BOSS上节目、公司名字被打出来已经很划算,可不可以少贪婪一点?第二,希望真实一点。请在面试中少做点秀,多问点问题,少教大家怎么做人,多给他们一些职场的问题或提议吧。第三个奢望,把张绍刚换了吧。其实我看到很多人挺张绍刚,我相信他不是一个坏人,我也看到有人说他主持法制节目很不错,我甚至觉得节目呈现出来的他,一部分是制作人安排的,一部分是演出来的,所以我也没有特别批判他。他可能就是一个比较严厉、习惯做老师的人,看到年轻人就想好为人师,骂一骂、批一批,认为是为你好。但一个爱骂人的人真的并不是很适合做主持人。

   0


当前新闻共有6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2012年06月15日 10:40
I watched a few episodes. Zhang can be nasty to the applicants and even bosses. You can't deny that he is very smart and the dramatic scenes he creates in the show do entertain the audience. Well, applicants have a choice of going or not going to the show to be humiliated, don't they?

No need to take it too seriously. It's just a show even if they insist it's a platform for people looking for a job.A qualified and competent applicant probably won't go there for a job interview.
2012年06月15日 09:06
想回去生活、工作一定要先学会做狗。
2012年06月15日 08:42
什么狼性,是羊性吧,把员工当牲口,奴才使
2012年06月15日 05:58
张绍刚就是臭狗屎。
2012年06月15日 05:17
这叫狼?总体感觉,应该叫奴隶文化!对弱势全体的不尊重不体谅应该提倡?不要太恶心了吧?
2012年06月15日 05:01
中国现在是狼性文化?封建文化吧!
实用资讯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