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星光灿烂 > 正文  

吴小莉自曝:我被总理点名提问的内幕

www.creaders.net | 2008-03-17 23:36:13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采访吴小莉,应该是“两会”唯一与我有关的事。采访在遥远的香格里拉饭店,应该是她住的地方。
  中间有一家杂志来拍照,我凑热闹也拍了两张。这张不错,很温婉的样子。她总是好脾气的笑着,平和、乐观。她会说,你用的手机和我一样哦!她会问,你们喝的这个看起来很好的东西叫什么?我也要!拍照时,她会说,你们帮我看看,哪条丝巾更好看一些?……
  但是,采访这些“名嘴”,总是让我很忐忑。面对面聊了一个半小时,时刻保持着十分的注意力…… 我,就是她们的最最初级阶段。她毫不费力,就能看出我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做过多少功课……
 
  吴小莉,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现任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资讯台副台长。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
 

  旧话

  因为两会的召开,吴小莉再次来到北京。她与“两会”的缘分,始于1997年。

  1996年3月31日,凤凰卫视成立。1997年3月,吴小莉首次来到北京采访两会。算起来,她采访两会已有11年了。那时候,凤凰卫视并没有新闻栏目。为了两会,临时组织了一个特动队来到北京。一共三人。吴小莉是其中之一,还有当时台里的主任和负责外务的一个人。“现在,那两人都是我们的公关部经理了。”

  “记得我们为两会专门开了一个特别栏目,叫‘北京三月风’。现在想来,都觉得这个名字非常好。那时候香港还没有回归,‘两会’也没有港澳代表。我们是专门来学习两会的。那时候,没有人认识我,也没有人认识凤凰卫视。大家可能会觉得我比较奇怪吧!在人群里,个子很高,并且拿着一个没有见过的,印着凤凰卫视LOGO的话筒……”

  1998年,在朱镕基辅任国务院总理的那次“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亲自告诉主持人,“你们照顾一下凤凰卫视台的吴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欢她的节目。”就这样,吴小莉从此名闻遐

迩,成为海内外传媒的焦点人物。与此同时,凤凰卫视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十年之后,重提旧事,吴小莉依然深刻记得当初的情景。她说:“当时真得很意外,完全没有想到。受宠若惊的感觉,先是被吓了一跳,接着又觉得高兴。被点名后,我第一反应就是要强迫自己回复镇定。因为我终于有可以提问的机会了。”问到被朱总理点名的原因,她说:“后来我也猜测过。可能是因为朱总理替我着急吧!会议都过了三分之二,我不停的举手,又不停地放下。始终没有人注意到我。朱总理可能觉得没什么机会轮到小姑娘了,有些着急,所以才让主持人给我一个机会……”

  在被“幸运点名”之后,吴小莉又获得两次长时间跟随朱镕基出访的机会,一次是1998年出访欧洲,一次是1999年出访美国、加拿大。

  还有个小插曲:访欧的那一次,朱镕基刚下飞机,举手向人们打招呼,接着看到吴小莉在人群中提问,伸手指着她笑着说:“吴小莉,你现在在香港有名了。”吴说:“谢谢总理。”吴晓莉想继续提问,总理却笑着离开了。

  后来,吴小莉在手记里写道:“这是自记者会后,我们第一次再度‘见面’(电视上见到的除外),朱总理又以他率直的个性,当众表达了他在‘点名事件’后,对香港媒体反应的看法。虽然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却让我放下心来。不只因为他的俏皮,更因为他的坦然。让我知道,‘点名事件’后,在媒体上掀起的轩然大波对他并没有影响,他率性依然。”

  “小莉看两会”

  时至今日,吴小莉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初涉职场的小姑娘。她有自己固定的栏目,同时还从事着许多社会工作。比如说,她是香港青少年协会的副主席,还是香港的奥运火炬手……不过,每年的两会,她总是坚持站在一线。“对于两会,我有着特殊的感情。”

  “凤凰卫视在北京有记者站。不过‘两会’我一定会亲自采访。因为我更愿意去现场听、去感受。并且,在凤凰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前辈一定要提携新人。‘两会’期间,所有的权力核心都在这里。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政治人物,并且,他们也乐于接受深入的人物专访。所以,这是青年记者很好的磨练机会。这几年来,我已经带过很多新人。”

  问到对今年两会的看法,她说:“中国在变化,什么都在变化。经历11年的变化,让我很感动。因为今年是换届的大会,所以肯定跟以往有所不同,如果不是换届的,会回顾去年,展望今年。现在因为换届,当然要回顾过去五年,展望未来五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有些方面有一些新的形式,温总理回应老百姓比较关心的问题,包括经济增长数字是多少,我们可能用什么手段来控制经济增长的速度,对通货膨胀的调控都有明确的指标出来。


  “在过去的五年或者十年之中,常常讲到国有企业下岗的问题,职工就业的问题。十年前,国有职工下岗,大家非常害怕会成为造成中国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但是现在看起来,五年后和十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已经不是中国政府心中最严峻的问题……

  “还有,在1998年到2003年的这一段时间内,这一届的政府,一直希望把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是那个时候财力不够,那个时候是有通缩问题,所以要扩大内需,要用积极的财政来拉动整个内需。后来慢慢的,经济的成长以前还要保七保八,现在都超过10,所以现在还是怕过热。

  “所以你看现在中国与时俱进的变化,中国真的是在变化,然后你有机会经历,你也因为这样的经历,你就会看出来,中国的这种变化,是很多人,就是这一代人,不断的一个一个去努力攻克的。”


  我最欣赏吴仪大姐

  吴小莉说:“我们都是传统的中国女性。我心目中完美的女人:要柔,但不媚;要强,但不悍。在我采访过的很多女性中,我最钦佩吴仪大姐。虽然她总让我喊她阿姨,但我觉得大姐更合适。

  “那一年因为WTO谈判,我跟着朱总理去美国外访。吴仪大姐也去了。她很照顾我,把我当小孩一样。采访的时候我不好意思往前,她就会告诉我:快去,前边去!她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幽默;不管什么场合出现,总是有理有节。人们不知道的是,她实则是一个非常温柔的人,对待晚辈、对朋友,总是很温柔。

  “我记得有一年我有机会参加妇联举办的妇女节大会,那一年我是跟她一起进去的。所以就近距离的观察到所有的委员、所有的各国的使节对她的热爱。然后我们两个一起走出来的时候,我就笑着问她:‘是不是很奇怪,大家看到你,还不是说看到领导人,就像是粉丝一样要跟你拍照’。她说自己是a people person,就是把自己献给群众,是很平民化的一个人。

  “我们都知道她今年要退下来了,退下来说她曾经在一个公共场合说了一句话,她说我说我这个退下是‘裸退’。让我们所人都乐不可支。我觉得她是一个太美、太美的人了,也是一个太可爱的一个人。她的直率,让我们很感动。”

  女人更适合传媒事业

  在凤凰卫视,一向是“男主内、女主外”。一有什么大事发生,女将全部上阵。谈及此,小莉说:“其实现在相比男性来说,我觉得女性的敬业程度、拼搏程度,一点都不比他们差。虽然传播这个行业,对男女并无要求。但可能女人更热爱一些,并且稳定性也强。我身边的很多女性朋友,包括我,都是认准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拼命在做。

  “为什么你有一天会突然发现女人比男人努力。可能是因为在广大的乡村,以前一直是男性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多。在农村家庭,一定是哥哥上学、工作;姐姐在家做家务。而现在随着人们比较富裕,女性有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有了在高等知识职场打拼的机会。所以,我想她们可能会更珍惜。

  “并且,就采访而言,女人更细心,更敏锐。我采访过很多政治人物。可是我觉得他们首先是人物,然后才谈得上政治。比如说我采访许嘉璐,问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说因为忙于公务,他已经三十年没有陪老伴逛过公园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陪老伴逛一次公园,但不知道能不能实现。我说我肯定会把你这段话放到电视上,做一个见证。后来,电视真就这么播出了。这种采访虽说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另类,但大家都记住他说的这句话。”

  我没有时间心情不好

  屏幕下的吴小莉,总是好脾气地笑着。她会说,你用的手机和我一样哦!她会问,你们喝的这是什么?我也要!拍照时,会说,你们帮我看看,哪条丝巾更好看一些?……总而言之,她是平和的、温婉的、乐观的,偶尔,还有孩子气。

  她说:“我确实是少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时间心情不好,很惨吧!如果偶尔陷入情绪的低潮期,我可能会边听音乐边走路。正好,我们在香港的公司就设在海边。风景很美。脑袋动不了了就动动体力,千万别跟自己较劲。”

  博客里的吴小莉,总是有很多感悟。她说:“我很希望把自己的一些感想,一些真心话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不过总是很忙,没有时间。我希望我的脑子是一部打印机,有想法的时候,就能自动记录下来。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定义成功的。我印象中的成功很简单,就是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幸福和满意。就现在而言,我最希望时间再宽裕一点。就是现在这样的工作,投入的时间、精力小一些,希望也能做得一样好。”

  工作和家庭 需要平衡

  吴小莉说,这么多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时间多陪陪孩子。问到有没有想过彻底回归家庭,她的答案是否定的。

  “工作很辛苦、很累的时候,便想着放假。似乎就有了奔头。假期休息够了,便想着工作。如果一直放假,没有结束。我想我不能接受。以前也试过,后来放弃了。日子一天天过着,把孩子拉巴大,想这也挺没意思的。

  “其实我老公特别怕我相夫教子。他总说,如果你要回家了,不工作了。教子能花多少时间啊!关键是相夫了!太可怕。所以说,工作和家庭,需要平衡。两个人在一起,一定要信任。不好的,要理解;好的,要欣赏,要懂得赞扬。”

  母亲的“身教”

  吴小莉自认受母亲影响很深。她说:“妈妈给我的影响,不是‘言教’、而是‘身教’。不是一两天的缘故,是长期的潜移默化。我看着爸爸妈妈年老以后的互相依赖,特别受感动。从他们身上,我懂得了少年夫妻老来伴的道理。我很羡慕他们,希望自己以后也这样。

  “妈妈自己说,她连小学都没毕业。那时候学校学的还是日语,她不会普通话。后来,是我们教她认字、看书、看报。最开始,她不会做菜,都是爸爸在做。后来,她自己到邻居家学。一天天的,她成了我们家做饭做得最好吃的人。从她身上,我学会了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不会,就去学。要学,就要学到最好。”

  “母亲”是我所有角色里最骄傲的一个

  她在博客中写道:看着孩子成长最大的幸福是,我们能亲眼看到一张白纸,涂上五颜六色的过程,看到生命可以重新来过的可能,而这个过程中和可能作为母亲,我都亲身参与而且无比喜悦。对孩子的喜悦,除了家人,外人艰难真正分享,所以当你兴高采烈把照片拿给好友、同事看时,发觉反映总不如你的预期时,不必在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宝贝,这一点,你和你的宝贝能深刻体会和感受就是最大的幸福。

  “很多人都是母亲。还有很多人即将成为母亲。也有人有这个权力,选择放弃。还有人想当母亲,却不能。我想做母亲,并且做成了,自己很高兴。”

  小莉说:“我女儿五岁的时候,说到自己以后的愿望就是当妈妈。我想,可能是因为我这个妈妈做得还算称职吧!‘母亲’可能是目前我所扮演的所有角色里,我最为骄傲的一个。从小到大,我觉得自己最大的幸运就是我的父母,包括我遇到的老师,都没有扭曲我的性格。我想,以后我也会这样保护我的女儿。”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