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星光灿烂 > 正文  

王菲生育:一场畸形的集体狂欢

www.creaders.net | 2006-05-30 10:35:02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红网评论文章:“天后”王菲在医院顺利产下一个八斤重的女婴,总算使得这场轰轰烈烈的娱乐事件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日夜苦守的狗仔队们和屏住呼吸的大众终于可以长长地舒缓一口气,我们也庆幸能摆脱媒体多天来大篇幅的视觉围剿,然而,我坚定的相信,王菲生育以后的新闻依然还具有相当长时期的持续效应。

据一些媒体报道,王菲生育已经成为了很多读者最为关心的话题,甚至远远超过了近日同时发生的山西矿难,这一点足以表明乌合之众的审美价值显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诚然,如法国人勒庞说过,乌合之众总表现得要么情绪化、简单化,要么就是低智商。但要说大众生来就喜欢分享别人的隐私,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伪命题,因为如果没有市场的阴谋引诱,那么大众也不会形成这种畸形的视觉美学,在后娱乐时代,有了市场传媒的制造,大众对明星隐私的窥视欲才会显得生命力如此旺盛,偶像明星一些芝麻大的琐碎小事才会让无数大众的中枢神经兴奋不已,这起惹人关注的王菲生育事件,大众也正是在传媒的驱使下才酝酿出了一场无聊的集体狂欢。

从怀孕到生育的王菲,在市场传媒的持续跟踪放大下,已经蜕变成了一个给大众感官带来视觉愉悦的商业玩偶,大众也从偶像明星身上完成了一场集体主义的视觉狂欢。在眼花缭乱的娱乐市场中,乌合之众正在被传媒强制性地培养成一种庸俗的审美趣味,他们已经逐步习惯性地去寻找极度无聊的娱乐趣闻来充当贫乏生活的调味品,你可以说大众中间的很多人都是庸俗不堪的,但这也正是无所不能的市场传媒所赋予的产物。

曾几何时,娱乐至死还只是在西方世界流行的名词,可如今,这种西方文化的怪胎随着市场资本的流动涌入了大陆市场,我们的传媒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拾起了这根救命稻草,更加让人惊异的是,只有短短数年的时间,我们的传媒就迅速让娱乐至死深深打上了本土化的烙印。在娱乐至死的理念下,市场传媒就如一支神奇的猎犬在随时捕捉大众感兴趣的猎物,他们活动的背后正是借助了市场资本的力量,只要大众心里需要什么,传媒就能竭尽全力去实现,在这里,大众胃口的贪欲与市场传媒的魔力实现了充分的各自所需。无聊的娱乐圈就是市场传媒活动的广阔舞台,也是拯救日益萧条的传媒经济的致胜法宝,然而,这种对娱乐界的过渡化炒作和庸俗化取向,在未来将不可避免地严重透支和消耗传媒的生命。

由王菲生育引发的大众集体狂欢雄辩的表明了:一个娱乐偶像所具备的强大生命力并不比传统的思想教科书逊色。从对革命领袖的集体膜拜,到对王菲生育的兴奋,大众所感兴趣的对象已经从政治领袖变成了偶像歌星,这体现的恰恰是对传统主体意识形态的消解,在这场后娱乐化的狂欢中,所谓革命性的政治话语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这场畸形的集体狂欢再次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是真正的娱乐至死,可怜的乌合之众正在市场传媒的操纵下变得更加毫无理性可言,我们攒着力气,伸长脖子看到的只是一场传媒阴谋操纵下的娱乐秀。

相关:

王菲生子媒体生"病"

“王菲生子”是一条小新闻,媒体狂轰滥炸、疯狂追逐“王菲生子”才是最重要的大新闻。这整个过程反映出的,是媒体染上了某种“流行病”。

日前,有记者采访我对最近“王菲生子”促发新闻战的看法。坦率地说,对“王菲生子”事件,我本来一无所知,也缺少兴趣。这个月一直忙于和同事们组织学生做“2006中国新农村调查”——南大学生记者和社会学系的100多位师生,散布到全国各地,研究农民的生存现状,很多学生为了这个调查性报道,在农村过了一段很艰苦的生活,尽管他们每天的住宿标准只有10元钱,但在采访调查时却很有专业精神。

现在我惊讶地发现:同样是采访,媒体对“王菲生子”这样一条“新闻”的追逐,竟然到了寸步不离、高价收买、死去活来的地步,即使对于狗仔队精神来说,也有点离谱了。

记者采访我的问题是:这一切是为什么?

从我与新闻界打交道的情况看,今天中国的许多媒体对于我们这些学院人士所认为的正常新闻(比如农民生活调查),其认同度之低,已经不正常了;当然,其关注度更无法望娱乐新闻之项背!

即使在娱乐新闻的价值框架内来说,疯狂炒作“王菲生子”的记者,其娱乐新闻的价值尺度也大为可疑。对“王菲生子”促发的新闻战,这类新闻炒作行为不是新闻教科书教的,也不是广大受众的需求,而是某些编辑部的需求。娱乐记者们假装认为负有满足受众的责任,但事实上,这或许只是娱乐媒体圈子里的需求,他们固然想服务读者,但更想做的事情是娱乐自己,是要攀比、表演和自恋。

从世界范围来看,20年来,新闻业一直有“软性化”、“娱乐化”的发展倾向,在中国也不例外。事实上,我们这几年更是娱乐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民生新闻的遭遇是最典型的例子,从关怀民生始,到疯狂追逐收视率止,其间,车祸、杀人、诈骗、火灾统统成了最佳娱乐题材。甚至,连军事、政治新闻都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在伊拉克战争直播的日子里,更让媒体激动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原来战争也可以成为“新闻秀”的!上海某电视节目把“中国民工在阿富汗被打死”作为手机短信的竞猜话题,发展出了娱乐至死的新闻理念,违反新闻伦理而不自知。至于娱乐新闻界,当然更是变本加厉地“娱乐化”,中国娱乐记者一向是有娱乐无新闻,现在更是达到了自娱自乐的新境界。

媒体对于“王菲生子”的围追堵截,本质上是圈子里的自恋行为,媒体是以这种高度“敬业”的表演来表达对自己的敬意。“王菲生子”是一条小新闻,媒体狂轰滥炸、疯狂追逐“王菲生子”才是最重要的大新闻。这整个过程反映出的,是媒体染上了某种“流行病”,我姑且称之为新闻价值观病毒——看到别的媒体认为是重要新闻,就不好意思不认为是新闻,由于抵抗力差,于是一家传一家,纷纷传染倒下。而且,这个“病”肯定不是大众传染的,而是娱乐媒体自带的病毒。

这个“病”如何防治?一时还不知道。眼下之计,只有观察一下,再慢慢治疗。
 

   0


热门专题
1
俄乌战争
6
大S
11
美国大选
2
中共两会
7
中美冷战
12
以哈战争
3
川普
8
洛杉矶大火
13
巴黎奥运
4
万维专栏
9
叙利亚
14
三中全会
5
AI
10
苗华被抓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