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冯小刚虽然一直以来获奖不多,但他在中国电影百年中的地位绝对不轻。在广州刚结束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上,黄建新说,中国电影现在之所以还活着,还有艺术片的生存空间,就是因为有张艺谋和冯小刚两位导演为大家“保驾护航”。冯小刚在他从影的短短十年中,对中国电影产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十年如一,他坚持要拍好看的商业电影,他把它看作对生活质量有保证的“胃”。他把自己看作人民的艺术家。在中国电影百岁华诞之际,又正逢他的47岁生日,我们对他更加充满敬意。
奥斯卡离我很远
记:是不是对商业片导演来说特别迫切?
冯:对他们而言就不迫切了。得奖对商业片导演来说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事,他们的公信度可以通过票房了解。商业片导演得不得奖,说句实话,是一个开心的、玩的事,没有把宝压在这儿,成败不在这儿,不像文艺片把成败压在得奖,因为这是一种肯定。
记:你现在已经看透这些奖都是一个游戏?
冯:是游戏,包括戛纳、威尼斯。比如戛纳虽然是一个很严肃的奖,但如果片子跟它没关系,给他片子都不看,但如果有关系,片子还没有拍,它就定了,告诉你得来。所以这种评选就成了看人下菜碟,你说他真严肃吗?也不是,也有游戏的成分,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
记:哪天你的影片也被他们选中,会改变对他们的看法?
冯:那一定是操作的结果,比如我和某制片人合作,他一定对片子有很强的操作能力。像哥伦比亚公司就有这样的操作能力,能让电影在大电影节上特殊放映,规模和声势一点不比参赛片差。
记:拍商业片的你会在乎奥斯卡吗?
冯:这事不太现实,还有我觉得它特别远,这是要国家推荐的,国家怎么会推荐我的电影呢?这是不可能的事。
记:假如你拍了《温故1942》呢?
冯:那国家更不会推荐,国家首先就不同意拍,更不会推荐了。所以还是要踏踏实实,因为如果导演在本土不能有特别好的成绩的话,到外面别人也很难尊重你。
《温故1942》也要拍成商业片
记:田壮壮的《德拉姆》有看过吗?他算是艺术片导演吗?
冯:应该是吧,他比较自我,片子我没有看过。
记:你周围有很多朋友,像陈凯歌、壮壮,但他们都在拍艺术片,只有你一个人在拍商业片,会不会觉得很孤独?
冯:他们也有在拍商业片的嘛,像凯歌,不过如果他们都来拍商业片,我还怎么吃饭!
记:你会不会因为自己拍商业片所以比较强调大家来拍商业片?
冯:干什么吆喝什么,拍艺术片就得吆喝艺术片,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记:《温故1942》会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
冯:商业片,进入市场,那么大的投资要收回来,如果观众不乐,谁还来投资?
记:王中军称你被华谊"买断",还打算五年后"退休"?
冯:我是跟他签了五年,有一次说了句"没准我就退休在华谊了",并不是五年后就退休,如果五年就退休,那恐怕是五连败。
张艺谋是我学习对象
记:你是不是把张艺谋当作竞争对手?
冯:是重要学习对象,他拍的片子很多都不错,类型也有不同。
记:但你们风格不一样。
冯:学习优点有什么亏吃呀,你就是老坐着想别人的缺点也不能解决创作问题。其实最恐怖的还是周星驰,因为他的品牌积累厚度比我们大。今年能跟他平分半壁江山,给我很大的信心,因为和周星驰同一档期的中国电影中,还有谁能够对他构成威胁的?剩下的就是我威胁他了。但琢磨这事,怕也没有用,只有拿出过硬的本领到市场上去争,这就不是游戏了,是认真的。
记:今年是中国电影一百年,你希望将来后人怎么评价你?
冯:客观就行。其实这跟我希望不希望没关系,因为这个不是你能决定的,而且现在想这个事与创作无关。如果哪天不干了,回头想想还行。但现在还是要埋头玩命干活,要想老了看着自己舒坦点就要多出好电影才行。
徐帆对我有使命感
记:现在有没有一种对中国电影的使命感?
冯:没有,我对我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有使命感,觉得自己得好好干,大家跟我一块干觉得有奔头就行了。能对三五个人有使命感就已经责任重大了,这样就对人民有意义了。
记:这几个人是不是包括徐帆在内?
冯:我觉得徐老师对我有使命感,现在能每年拍一部片,和徐老师在外面的辛勤耕耘有关。其实她一直劝我要为幸福做这个事,不要为生活捏着鼻子。
记:能做到吗?
冯:理论上做不到,但实际上做得到。不会有人不顾你的片子是什么而白给你钱,不会有这样的风格,但如果一般人多给你一个腮瓜俩枣,还真觉得犯不着。
记:你和徐老师谁挣的钱多?
冯:共同致富。
记:顾长卫曾说有一段日子里是蒋雯丽养着的,特别感激她。生活中真的会有为了婚姻在外面很辛苦付出的女人,不计较钱多钱少,像徐老师,感觉她对你很崇拜。
冯:我经常对徐老师说,你也可以不去干,只要你不高兴的,就不要去做。因为我们生活欲望没有那么高,她不象其他女明星,讲排场,她对生活要求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