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半老徐娘却装嫩 身患更年期怀旧症?
姓名:刘晓庆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51年10月31日
籍贯:四川涪陵
演艺经历
1970年于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毕业后在宣汉县农场劳动,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话剧团当演员。
1980年起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主演《小花》、《垂帘听政》、《李莲英》、《瞧这一家子》、《原野》、《芙蓉镇》。期间,获过金鸡奖、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20世纪80年代还成立公司独立制片,作品有电视剧《火烧阿房宫》、《逃之恋》、《皇嫂田桂花》等。
1990年,正式下海经商,除房地产外,刘晓庆食品、化妆品、广告公司等相继成立。
2002年因税务案件被捕,2004年刑满释放,后又接拍《永乐英雄儿女》、《江山美人》、《281封信》等多部电视剧。
刘晓庆语录
“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
“我就想做中国演员之最”,“从来我就喜欢‘最’这个字,我终生都会去追求这个字,我希望成为‘最’,我认为我应该‘最’,不然,这辈子就白活了”。
“每一分钟都要用来挣名挣利。”
挂号原因
青春虽好,但是青春不再,这是谁都无可奈何的事情。可如今年过半百的刘晓庆,却企图熨平岁月的皱纹,非要把这部被禁的青春电影再演一遍。出狱后的她,在接拍的多部电视剧中屡屡扮演小姑娘,引起非议众多。她主演的《永乐英雄儿女》、《洛神》、《江山美人》、《281封信》收视率都不甚理想。就在刘晓庆日益成为“收视毒药”之时,片约却接连不断。现在,关于她的最新消息是歌舞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她出位演绎跨度有20年的舞女人生。然而观众对她表演评价还是毁誉参半。
临床表现
1.装嫩
从刘晓庆目前演出的多部作品来看,观众最受不了的是她明明半老徐娘,却扮做十几岁小姑娘装嫩。如果说当年的《武则天》,刘晓庆把这个角色从十几岁少女演到80岁老妇,除了仰仗毛戈平不露痕迹的化装技巧外,她的演技自然也不用说。年轻美丽的媚娘,不仅迷倒了唐太宗,也让电视机前众多的“晓庆迷”记忆犹新。但现在时过境迁,刘晓庆俨然已经不行了。
2.固执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理解为刘晓庆作为一个女人的自强不息。是的,无论经历多大的风浪,她从来都是站起来,不服输。出狱后的她不愿意承认自己失败。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小花”,一直到今天,她个人的命运与时代潮流始终交错掺杂,她曾到过巅峰,也曾跌入低谷,她身体力行地见证着时间的进程。
3.迷茫
其实刘晓庆强悍思想的背后是迷茫。从表面上看,她有努力的方向,但实际讲,这是一种不理智的迷茫。作为那个时代的明星,许多人已经退隐江湖了,现在活跃在荧屏上的也都顺其自然地转型,像潘虹、斯琴高娃、归亚蕾都已经在荧屏上演起母亲或长辈的时候,刘晓庆却还在演少女。也许我们都不知道刘晓庆需要什么,有朝一日她得到她所想要的一切,那会是什么时候呢?也许她喜欢这种风口浪尖的感觉。
病因分析
1.太要强,放不下过去
是啊,她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女演员,从开始红到现在;她曾经是盛气凌人的亿万富姐,呼风唤雨;她不愿意承认自己失败,她争强好胜的性格决定她要一直向前再向前,把过去属于自己的东西都拿回来。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年刘晓庆凭着自己倔强的个性和不屈的奋斗,一步步走上中国影坛的巅峰,但这也让她发展到另一个自高自大的极端。
2.太骄傲,认不清现在
刘晓庆曾不止一次在媒体面前表现出强势:我一定会东山再起。所以她疯狂接戏,从少女演到老妇,是否为了偿还巨债暂且另说,她是要证明自己干什么都行,演什么都行,她要别人承认自己。可她唯一没有认清的是:过于自信的她,在今时今日,忽略了已经日益挑剔的观众。所以她成了众矢之的。
娱乐诊断
更年期怀旧症
娱乐处方
1.宋家玲(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为了证明自己的演技,刘晓庆出演少女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演得不好,不到家,观众不接受,那就得另说了。一般来讲,名演员演戏,因为观众都比较熟悉她,所以自然就把她和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果演的跟人们想象有差距,自然让人感觉做作、装嫩。历史剧可能还好点,越接近现实生活的电视剧,演出漏洞就越容易被发现。所以我建议她还是演跟自己年龄比较符合的更好,四五十岁的角色演起来也比较自如。
2.王建中(跟刘晓庆打官司成为新闻人物)
她疯狂接戏,前提是有人找她拍戏。如果别人不找她,她演什么?我从来都承认她是个女强人,她的拼搏精神,她的不服输,都是值得佩服的,否则我不会追随她这么多年。但是有一点,随着她越来越出名,也变得越来越自负。哎,反正重复这些也没意思了。我们有过亲密无间的合作,有过争斗,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今后,随缘吧。冤家宜解不宜结,到这一步,有很多值得惋惜的地方。谁都要生存,不要互相伤害。她好自为之吧。
3. 娱乐记者贾某
刘晓庆的对错姑且不说,目前之“怪现状”是好多人把她当噱头用来炒作。待会说刘晓庆要唱歌比赛,待会说要和黎明扮演夫妻,待会又傍着一个整容不撒嘴。仿佛一切跟刘晓庆有关系的事情都会被大卖特卖,如此一呼百应,跟风就随之而来。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最终只能误导观众和读者,让他们更反感刘晓庆。(法制晚报 记者 王晓晶)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