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去靖国神社”和赵薇“军旗装事件”
近日,某报报道,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一篇由《朝日新闻》中国总局记者村上太辉夫执笔的有关《鬼子来了》在日公映及专访姜文的报道,该文中提到“姜文多次前往靖国神社”。 该报记者还采访了村上太辉夫,得到了村上太辉夫的亲口证实:“姜文确实对我讲过曾多次前往靖国神社。”但村上记者亦强调,姜文“是为了研究不是参拜”。
一石激起千层浪,姜文“去靖国神社”的消息再一次刺激了人们敏感的爱国主义神经,这也是继赵薇的“军旗装事件”后又一次针对公众人物形象和爱国主义的大讨论。
“去靖国神社”是为了“鬼子”
在姜文“去靖国神社”的消息被披露后,姜文一下子成了舆论的中心,但作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姜文为什么要去非常敏感的“靖国神社”呢?
对此,姜文表示,去靖国神社完全是为了更好的拍摄自己导演的第二部作品《鬼子来了》,他是去搜集资料的,而没有其它意思。姜文"去靖国神社"是有目的性的,但他的目的显然不是参拜,而是为了一部电影——《鬼子来了》,这是一部角度独特的抗日题材影片。
姜文还明确表示,去过靖国神社和参拜靖国神社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事情,这是一些媒体别有用心的恶意炒作。
与“军旗装事件”有相似之处?
从事情本身来看,姜文"去靖国神社"和赵薇的"军旗装事件"还不能放在一个层面上来讨论。"军旗装事件"是由于赵薇的幼稚和不够成熟, 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而姜文去靖国神社是为了寻找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自我膨胀、自我美化的罪证,从而更具体、更真实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丑恶罪行,他是表达爱国情感和痛恨帝国主义的,只是他去了靖国神社。
深入想象一下,将穿着一个图案等同于宣传军国主义与进了靖国神社就是对不起中国人的逻辑是否具有相似之处?
可以说,这部影片拍摄的非常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警世的目的,而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建立在姜文对资料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的,这也包括姜文"去靖国神社"搜集的资料。
外国电影人要拍摄一部好的二战的片子,就要去采访许多二战老兵,有盟军的,也有德军的,甚至可以将双方的老兵请到一起边喝茶边谈当年的战斗情景,然后凭着他们说的史实去拍出一部真实的历史片。当然,中国影人不可能去请日本老鬼子喝茶的,但是为了体验生活,体会日本人那种冥顽不化的心态,去靖国神社看看倒也无妨,但这却引起了某些媒体的大惊小怪。
媒体炒作是因为爱国?
其实,姜文“去靖国神社”查查资料,了解一下帝国主义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一些媒体为了达到一己的私利,拼命将一些本不具备多少新闻价值的事情,甚至假新闻炒作成耸人听闻的大事件。
一个叫unicorn2991的网友支持姜文的看法,他表示:“姜文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国家公职人员,而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为了创作的需要,可以也应该实地去看一看。我们总不希望都来闭门造车吧?这些媒体不负责任,不够严肃。”
赵薇的行为虽然有点不妥,但罪不当斩,可是一时间全国上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对赵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甚至是攻击,他们的目的真的是因为爱国吗?
媒体炒作假新闻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前一阵,世界杯如火如荼的态势让一些媒体动了恻隐之心,想借机炒作一番。于是,道听途说的假新闻就出炉了:"执法意大利和韩国队的裁判被枪杀了,全身中了30多枪",甚至还配发了照片。但没两天这条消息就被证实是一条假新闻。试想一下,为了一个短暂的"爽快"能够使这些媒体的新闻生命力延续多久?
现在,许多人已经认清了一些媒体的炒作目的,他们纷纷痛斥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有些媒体很无聊,凭着自己的优势,没事就炒点新闻,什么东西到这些人的嘴里就会香的变臭,臭的变香,总是来愚弄大众。”
“这就叫做炒作!这就是某些记者为了找新闻,不负责任的炒作。扑风捉影,断字取义,胡乱猜测并加以夸张推导,故意误导不明真相的观众,普通一句话、一些举动能让这种记者挖掘出毫无根据的含义。而且,往往吹嘘捧人的是他们,再不负责任地把别人往丑闻里推的也是他们。”
媒体是舆论的导向,如果媒体失去了正确的方向,那么舆论的方向将何去何从呢?如果中国的媒体不正确的看待自己和掌握正确的新闻观的话,短暂的获得只会换来长久的失去。
(千龙新闻网/安永峰)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