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景甜从澳洲《环太平洋2》的片场赶到洛杉矶时,张艺谋执导的商业大片《长城》拉开了全球宣传的阵势。《长城》北美首映,意味着它将接受全球最成熟电影市场的评判。
北美时间2月17日,《长城》在美国3326家影院开画,首映日票房590万美元,Box Office
Mojo预测,本周末《长城》在美国累计票房有望达1500万美元。
如果说《长城》的票房超过《英雄》还有希望,那么在口碑方面,《长城》却远没有《英雄》那样的好评。
《长城》首映日之后,在全球知名纸媒精英影评人聚合的Metacritic网站上,38条影评的加权平均分只有42分。
同时,两大权威媒体《好莱坞报道》和《纽约时报》对影片的评论也都不太好,《好莱坞报道》称“角色没有价值,叙述平淡,在一段时间后,视效和声效都变得非常夸张。”
《纽约时报》评:“《长城》里混杂了蹩脚的台词和浪漫元素。”
据片方公开信息,《长城》制作成本1.5亿美元,美国媒体曝光宣发成本高达1.1亿美元,然而烧钱以及顶尖特效造出的“怪兽”饕餮也成为槽点。《洛杉矶时报》评:“难得有一部钱多无脑的代表作,说的就是《长城》。”
《华尔街日报》说:“电脑随机生成的怪物,让这部电影重复又让人觉得麻木,既无法触动,也不能吓到或是感动到我们。”
在流量大、人气旺的全球知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长城》新鲜度只有36%,144条来自权威影评人,有92人扔了烂番茄。普通观众平均评分为3.3分,也刚过及格线。
每经影视
记者注意到,与《长城》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张艺谋10多年前导演的首部商业片《英雄》。该片保持的中国影片海外最高票房纪录至今不破,其在Metacritic网站上竟然是零差评,加权平均分高达85分。
数位权威影评人给出了100分的满分,有两人还将《英雄》与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华语电影《卧虎藏龙》类比。《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说:“极具冲击力的影片,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力,从某种程度给了《卧虎藏龙》挑战。”
“烂番茄”上,200位权威影评人中,有189人留下了新鲜的番茄标记。87%的普通观众表示喜欢这部影片。
披着好莱坞外衣“升级打怪”
从《英雄》到《长城》,13年间,同样是张艺谋,为何他导演的两部商业电影,在美国权威影评人眼中口碑却如此分化?
《长城》是完全按照好莱坞工业大片标准制作的,剧本是美国人写的。他们请来能驾驭大片的中国导演张艺谋。迄今为止,张艺谋有17部影片在北美发行,《英雄》是个中翘楚,美国市场就贡献了《英雄》全球票房的30%。
张艺谋对美国人写的《长城》剧本进行了改造,加入了不少中国元素,其中就包括好莱坞顶级特效公司制作的上古神兽“饕餮”。张艺谋说:“要对世界讲出中国故事,这是中国影片走向世界的首次尝试”。
张艺谋所说的“走向世界”,并非是像他以前的影片,在欧洲知名的电影界拿奖,而是能在以北美为代表的主流院线上映,得到观众的认可。正因为此,《长城》的主投方也涌入了中方资本,即万达影视,还有中影。
然而,好莱坞工业体系与中方资本、导演并未在《长城》上实现完美融合。这部影片披着好莱坞的华丽外衣,但并没有讲出具有东方哲理和韵味的故事。全球知名电影杂志《帝国》一针见血:“用了太多CGI特效制作出来的怪兽,老套的剧情、故事僵化的剧本以及演员僵硬的演出,让人很失望,这就是个灾难。
而13年前张艺谋那部《英雄》,虽然在国内仍批评不断,但这其中不少是带着对张艺谋转型商业片的不适应,但《英雄》至少给北美影评人及观众留下了鲜明的张艺谋印象——绚丽的色彩、壮美的场景和中国功夫的意境。
也许,并非将有中国元素的故事装入好莱坞标准化生产的剧本中,就能实现中西完美结合。《长城》运用了美国好莱坞顶尖的制作工艺,却没有传递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故事和价值内核。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有大人物去世?央视画面泄密四元老疑似出席 |
2 | 政治局新规曝光 太上皇露“真容” |
3 | 东方传来巨响 中国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 |
4 | 戒备森严 京城果然出事 有大人物去世? |
5 | 爆中国实际人口仅3亿多! 震撼全球华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